只是炼神一脉,自古难修,一旦失误,轻则神识受损,重则魂飞魄散。且此道传承早已在岁月长河中断绝,几成禁忌之途,世间鲜有修者。
张炀自踏上修道之路以来,虽曾听闻此道玄奇,却从未真正接触,只将之视为传说。然而如今,这片古朴金页中竟然记载着完整的炼神功诀,其中不仅详述炼神之基、识海凝炼之术,甚至还隐约涉及更高一层的“神识化形”之境!
“若能修成此道,日后对敌之时,哪怕灵力不敌,也可在神识层面压制对方……况且炼神士的诡异手段,对如今修真界的修士而言,几乎无从防备。除非对方有堪比施法者的神识强度,或持有防护神魂的珍宝,否则几乎难以抗衡。”张炀神色振奋,心中念头翻涌不休。
他曾于炼气期时便萌生涉足此道的想法,奈何世间早无炼神传承可寻,这一念头也只得暂且埋藏心底。如今机缘天降,法门在手,往昔的渴望顿时复苏,心头不禁跃跃欲试。
张炀缓缓收起金页,眸中神采流转,神色渐趋凝重,隐有一抹难以遏制的期待浮现眼底。
此刻他尚未准备出关,索性继续于洞府之中潜修,一边稳固刚踏入的结丹中期修为,一边尝试参悟金页上的炼神真诀,踏足那早已湮灭于尘世的第三道途——炼神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炀凝视着掌中那页泛着淡金光晕的古老金页,神情凝重,沉吟良久,终是缓缓盘膝而坐,闭目静心,依照金页上所载的《炼神真诀》开始修行。
此诀开篇,便需以神识为笔,于识海之中勾勒“神印”。此印既是炼神之道的根基,更是踏入此道正门的唯一通途。唯有凝印成功,方能初窥神魂奥妙。
张炀自问神识远胜常人,原以为此法虽玄难,却未必能拦住他的步伐。然当真正沉入修炼之境,方才知晓其中险峻,远想象。
他凝神静气,将心神彻底沉入识海,尝试以神识之力于虚无中勾勒出神纹,凝聚神印。然而神识如缕,如烟似雾,虚幻不定,根本难以如元气那般精确操控。稍有分神,那凝聚未成的神纹便似被虚空之手无情撕裂,化为纷飞碎光。
“聚,凝——给我成形!”
他低声怒喝,眼中光芒炽烈,一次次尝试,神色也愈凝重。汗水悄然自额角滑落,打湿衣襟。他以神识震荡识海,强行引动神识流转,试图强行聚拢,却只换来识海深处传来一阵阵刺痛,神魂轻颤如丝,几欲溃散。
转眼数十日,进境毫无寸进,反倒令识海愈紊乱,神识亦隐有枯竭之兆。无奈之下,张炀只得强行收摄心神,调息养魂,静坐良久,方才稍得恢复。
数月流转,他反复尝试,遍研金页所载诸般心法与神识引导之法,甚至取出镇神玉与养魂木相助,以稳固神魂、引导神识。然即便如此,他始终未能真正勾勒出一缕完整神纹,更莫说凝成神印。
张炀缓缓睁眼,目光深沉,仿佛沉入千年幽潭。
“我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
他低声自语,语气平静,却掩不住深藏的落寞。
炼神之道,果然非“神识强大”四字所能概括。张炀已然明悟——自身虽具罕见的神识天赋,却从未系统锤炼过神魂之力,更未建立完整修炼体系。此道,与炼气、炼体截然不同,既无明路可循,又无宗门法诀可借。更似于茫茫虚空中摸索前行,一旦踏错一步,便可能神魂崩散,永堕无归。
“既然如此,便暂且搁置吧。”张炀低声自语,眉宇间虽有不甘,却并非执拗之人。他深吸一口气,将那页金辉流转的古老金页重新收入匣中,布下数道禁制封印,神色冷静如霜。
“待修为更进一步,或得奇遇机缘,再来参悟亦不为迟。”他目光深沉,一丝清冷的光芒从眼底划过,仿佛将情绪尽数封存于心底深处。
稍作调息,他盘膝坐定,取出另一部术法玉简——《剑光分化术》。
此术乃万剑诀的衍生秘法,修至高深之处,可一念化三剑、五剑,乃至百剑千剑万剑齐出,破敌于无形之间。昔日他于大泽施展之剑术,不过是“分光剑影术”罢了,而非此法。
张炀对这门术法早有兴趣。只是当初炼器时心神多分,未能专心修习。如今正好借炼神不成之际,将此术参研一番。
“既炼神无望,倒不如将此术修至小成。”他轻声自语,语气平淡,却隐隐透出几分锋锐之意。话音未落,心神已然沉入玉简之中,神识如水,流转无声。
须臾,整座洞府归于寂静。
一缕缕青雷剑意悄然升腾,自张炀周身蜿蜒而出。雷芒闪烁,剑气纵横,仿佛有无形之剑在天地间隐隐欲鸣。那股凌厉之意,如霜如刃,直指九天。
张炀面色沉静如渊,体内灵力缓缓流转,运转之间,剑意凝聚,气机交织。他以心御剑,试图分化出一道剑光。
而在洞府之外,偶有赤狐族弟子路过,皆心有所感,止步观望。只见远处洞府之中剑意如潮,似雷鸣隐隐,风啸若龙,叫人心悸,不敢妄动。
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dududu玄青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