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昏暗的火光中静立,听匠师们讨论炼铁温度和机关扭力。
他说:“技术才是安国的根本。”
“若有人把它当成妖术,朕就逼他接受。”
那些老官僚哪里知道,能震撼天下的力量,除了杀伤,更在于匠造革新。
半月后,墨子呈上“城防强化方案”,建议在边关三州设立联合要塞。
把改良的机关弩台和火炮台布列成铜墙铁壁,让敌军望而却步。
沈明渊看后大为欣喜,立刻下旨调集各地军工物资,限期半年完成。
朝堂虽仍有人嘀咕,但碍于皇威,只能加紧配合赶工。
不少年轻儒生听说墨家学宫收徒,纷纷前来拜访,一窥那传说中的机关奥妙。
一时间,风云翻涌,大盛国都宛如彻底苏醒。
朝廷大扫权贵之后,也有一些被灭族的余孽暗藏民间,心里对朝廷恨之入骨。
他们流窜各州县,造谣惑众,说今上使邪术迷惑世人,实为暴君无道。
还有人私下结社,称作“巫蛊组织”,深夜烧纸诅咒,蛊惑百姓反抗朝廷。
初时,这些举动没引起朝廷重视,只见它们如小股余孽苟延残喘。
不料不久后,竟出现书院被纵火、税官被斩杀、县衙大门被血字涂污等骇人之事。
这连串事件令朝廷震惊,京城内外舆论动摇,暗中怀疑帝王的威信。
朝议上,有人说这是韩定邦余党在搅乱朝局,主谋尚不清楚。
也有人怀疑南楚在背后指使,指沈泽曾与韩定邦勾结,借助民间巫术挖朝廷根基。
另有清流官员忧心百姓信鬼神,一旦变乱扩散,恐引发更大动荡。
偏偏此时坊间到处传说“神秘力量能推翻暴政”,仿佛真有什么邪异之术。
甚至有农户说夜半见到诡异火光,像有怪影踱步而过,口中念咒。
百姓心里惴惴不安,对朝廷强行徵税更是怨恨颇深。
沈明渊听闻这些谣言,眉头紧锁,心里腾起浓烈杀意。
他立即下令锦衣司彻查,随后果然揪出不少贵族残余与民间邪教勾结。
大量密报直接送达皇宫,里头写着“巫术蛊毒”“血祭仪式”等骇人听闻的行径。
沈明渊看后只觉匪夷所思,也明白此等行径正是利用百姓的愚昧之心。
若放任不管,星星之火或会燎原,动摇国之根本。
系统此刻也提示:若对“巫蛊叛乱”进行镇压,可收获大批暴君点,但民心指数会进一步下跌,一旦降至极限,恐诱发更大暴动。
沈明渊并未犹豫,他素来不屑妥协,更不允许任何颠覆势力壮大。
“传旨:凡传播邪术谣言、企图颠覆者,一律按叛逆论处。”
“着虎贲军与锦衣司联手查杀,见者即可格杀,无须留后患。”
此令一出,朝堂登时哗然,有大臣叩请勿滥杀无辜。
沈明渊却只有冷冷一句:“谁挡,谁死。”
众臣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言半句。
朝廷颁布“剿灭令”后,虎贲军日夜兼程,分赴各州县清剿邪教势力。
项羽在边关休整后,率领一支铁骑回援,奉旨助剿,声势浩大。
赵云与武庚通力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巫蛊据点。
每到一处,先用火攻包围,然后策马冲杀,一路风卷残云,血流成河。
短短一月,各地报上来消息,涉嫌邪教的人数高达上万,尸骸如山。
城镇入口树起木桩,插上邪徒的首级示众,鲜血在阳光下分外刺眼。
民间人心惶惶,大多骂那些邪教祸害百姓,却也畏惧皇权,谁也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