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掐断对手的商路,就能逼得对方焦头烂额,生出嫌隙。
沈明渊思考良久,决定两手并用,既暗中离间,又破其经脉,
让对方陷入互疑和混乱,使得勉强成形的七国联盟逐步瓦解。
他拍板下旨,关停许多关口,阻挡七国货物输入,同时大幅减免国内商税,鼓励内销,让对方处于供销两难的境地。
果然,七国联军的议事中因补给不足而争执不休,各国互相抱怨谁应先自掏腰包,军粮配给也迟迟定不下来。
前线探子源源不断送回情报,说七国首脑为此吵个不停,进攻计划一再延误,预期战机不断错过。
这对大盛而言,正是宝贵的缓冲时间。群臣因此精神振奋,抓紧整备军务。
沈明渊又颁布全国征兵诏令:
“凡十六至三十岁的健康男子,尚未服役者一律登记,若有人逃避,一并按叛逆论处,主户连坐。”
这道彻底的征兵令立即震动四方,许多士族亦只能听命,各地百姓虽有怨言,却不得不送子入伍。
同时,墨家学宫也日以继夜研发新式兵器,墨子率领弟子打磨各种攻防器械:
改良后的床弩再次升级,射程更远,威力更猛;攻城火炮也安装巧妙机关,一旦发射,爆裂面积更广。
新的推车与运输器具也不断问世,让庞大的军需物资流转更加顺畅。
沈明渊巡视大营,看见这些犀利兵器,心底冷笑,暗想待它们上了战场,必能助大业一臂之力。
为强化边境,他又下达另一道圣旨:各地将领就地加高边线长城,设立多层瞭望台,令巡逻兵昼夜不息,筑起严密防线。
民夫虽熬苦,却看见士气渐涨,明白此举是为了护住自家土地,皇帝的决心无人能撼。
数月之间,七国联军因为内部争端迟迟无法合流,大盛却得到宝贵时间,兵员、军械、粮草井然到位,
国力逐渐回复,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强。
此时,系统面板又闪现出一条新提示:
【可消耗10000暴君点,解锁“百战不殆军”,若召唤成功,即得万人精锐之师,战力封顶。】
沈明渊立于御书房角落,思忖片刻后果断下令,一点不心疼地将累积的暴君点全部投入。
金光再度迸现,院外隐约有人惊呼声起,光芒散去后,只见一支森严无比、铠甲闪亮的万人军阵列队而立。
他们甲胄精良、面目冷峻,仿佛从浴血战场中淬炼而出。
沈明渊大喜过望,知道这“百战不殆军”只认自己为主,他们体魄强壮、纪律严明,战力犹如猛虎下山。
他立刻挥手,让心腹将领将其分成十支营队,分别派往北、东、南、西四境要塞,与边军主力并肩打造更完备的防线。
夜深时分,边境探马再次来报:七国前锋已到大盛边界,见到这里布防险固,迟迟不敢冒进。
原先他们想闪电突袭,如今全化为泡影,只能困在前沿营地观望,担心贸然进攻会自取灭亡。
沈明渊翻阅奏章,得知敌军前线毫无进展,嘴角露出淡淡冷笑:“拖得越久,对朕越是有利。”
时日流逝,大盛的军民越发团结,生产也勉强保持稳定。
国力虽未复至顶峰,却已相去不远。
反观七国联军因无法速战,又受粮运之困,再加上内部互相猜忌,不是铁板一块。
一些小国率先退掉军队,联军规模大幅缩减。
没多久果然传来捷报:七国始终没能顺利会师,因利益冲突和勾心斗角,有三国已退出同盟。
剩下四国虽仍不甘撤退,但能调动的兵力大为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