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怎可因女色而误大局?”
沈明渊却摆摆手,笑道:
“你啊,就是个死脑筋。”
“一个好妻子,不是牵绊,是助力。”
“你日夜劳心,若有一位知书达理、温婉聪慧的佳人,岂不更能事半功倍?”
“你放心,朕已替你物色妥当。”
“貂蝉,朕打算许配给你。”
满座哗然。
赵云几乎呛出一口酒,王黼低头轻咳,项羽大笑不止。
诸葛亮张口欲言,却被沈明渊一眼瞪住。
“军事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你若再推辞,就是看不起朕的眼光。”
诸葛亮眼角微抽,终是拱手一揖,低声道:
“。。。。。。臣领旨。”
沈明渊哈哈大笑,命人满饮三杯。
一时间,殿中气氛达至高潮。
次日清晨。
沈明渊坐于御书房,手中捧着刚翻完的《边境整备奏章》。
诸葛亮着青衫入殿,神色凝重。
“陛下。”
“边疆虽已平定,可治理之策尚未成形。”
“臣以为,可迁内地百姓往边境屯垦。”
“如此既可巩固边防,又可同化异族。”
沈明渊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好计!”
“孔明所言,正合朕意。”
诸葛亮继续说道:
“此外,战败诸国中有大量工匠、术士。”
“可将其迁入大沈境内,令其传技于我百姓。”
“如此,既可补我人才之缺,又能削其骨血之本。”
沈明渊大喜:“妙,实在妙!”
“朕正愁内地百工稀缺,若得此计何愁大业不兴?”
他当即下旨,命王黼、商鞅、王策等人负责执行。
不出三月,大沈帝国在边疆开设十余座新城,数万户百姓被迁往边地。
同时,各地战败国的工匠、技师也被分批押送而来。
墨家学宫增设“工坊分院”,专门教授机关、火器、筑城等术。
一时间,原本荒凉的边疆,竟有了几分繁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