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诚和刘义聊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刘义就将陈诚当成是知音。说道:「陈导,以后这样的现象,还望你们这些大佬多建议建议,免得一些导演……导演就算了,就是一些演员也跑来改剧本。」
陈诚摇头:「我哪是什麽大佬。」
接着其他一些人员来到。
有与陈诚关系比较熟的,都跑来打招呼。
有的与陈诚关系不怎麽样,想来打个招呼,但又不好意思的。
陈诚倒没有太多感觉。
有认识的,陈诚主动都会打招呼。
不熟的点点头就是了。
……
中午12点。
导演于明和制片人张记中这才来到。
听说陈诚等了两个小时,张记中赶紧让酒店安排中饭。
并且,还拉着陈诚来到上席。
陈诚谦虚的坐到一边。
张记中谦让了几次,只好做罢。
席上。
张记中不时向陈诚敬酒,并问着一系列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
还说想什麽时候也搞部电影。
陈诚倒是建议,电影尝试一下就可以,主业还是要专攻电视剧。
至于原因。
陈诚也说了。
电影模式与电视剧模式完全不一样。
电视剧拍差了,有资源还可以收回保底,哪怕收不回,也差不了多少。
电影则不一样。
先不说有没有人给你投资,就算是有,这一亏,导演将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业内可是说过。
一位导演能不能起来,只有一次机会。
一次没有起来,资方就不会再相信你。
就算是知名导演,也只有三次机会。
三次要是亏了。
不好意思。
以后你都没资格拍电影了。
如果你还想再拍,只能自己筹钱去拍。
但你以为自己筹钱就能成功吗?
很多导演都因为自己筹钱拍电影,最后亏的清家荡产。
强如刘德桦这样的超级大明星,拍电影都是亏得惨不忍睹,更不用说别人。
「陈导,您这话给我敲响了警钟,这电影真不是这麽好搞的。」
张记中感谢陈诚。
旁边其他人都是静静的听着,没有插话,也不敢插话。
或许他们知道。
一年前的陈诚和他们差距还很大。
可一年过去。
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哪怕就是张记中。
一年之前,陈诚只是张记中旗下导演于明的助理。
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