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陈公的魏老师魏宗保说道。
陈诚将剧本放在一边,说道:「三位老师你们的戏份是文戏,而且主要还是在一起的。你们饰演的角色是朝中三位大臣,位高权重。所以,在气势上,你和男主角庞青云对戏之时,一定不能被庞青云压过去了。」
「另外,我想跟三位老师说一下。李联杰虽然以前拍了不少打戏,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功夫巨星。就以为他只是打戏厉害,文戏一般。但实则,李联杰的文戏同样不差,甚至,还要超出很多人的意外。」
前世李联杰就靠着这一部《投名状》,一举获得香江金像奖影帝。
这也打破了很多人对于李联杰的固有印像。
甚至李联杰在夺得影帝的时候也说。
你以为我只会演武戏,我文戏不比任何人差。
不但不比任何人差,我还处于行业内的顶尖。
只是李联杰虽然是内地人,但他在香江多年,代表的是香江这一边的利益。
同时李联杰的戏份也不是陈诚负责。
陈诚更多要负责的,是他招进来的这一些内地演员的戏份。
所以。
未来要面对李联杰时,陈诚便将三位老戏骨演员给找了过来。
一来说戏。
二来。
也是想给他们提个醒。
别小看了李联杰的文戏。
「陈导,您这一说,还真给我提了一个醒。」
一边的饰演姜公的王魁荣也是说道:「后面我们三个与李联杰的戏份不少,虽然是文戏,但其中的内心活动很多。陈导,您跟我们说说这几场戏。」
「这几场戏说来复杂,但其实也简单,我们只要把握住三位角色与李联杰的个性就能明白。」
导演要乾的是什麽。
除了要教大家演戏之外,最为重要的,那就是要让角色理解剧本。
只要将剧本吃透了,那麽,就算是演技一般的,表现出来的效果都不会差。
可要是连剧本都没吃透,就算是演技再好的,也有可能发挥失常。
这就是为什麽有的一些演员明明演技好,但换了一个剧,换了一个片子,却大失水准。
答案就是,有的一些片子这一些角色吃透了剧本,有的一些片子,这一些演员还没有完全搞明白。
陈诚继续说下去:「李联杰饰演的庞青云有理想,有抱负,有胆略……各方面都是上佳。但是,李联杰对于三位老师饰演的三公来说,还是太年轻。这个年轻不只是年龄上的年轻,还包括政治上的年轻。李联杰饰演的庞青云会打仗,会用人,但他却不懂政治。」
「这个不懂,体现在很多的地方。比如,魏老师您饰演的陈公,明明一直想拉笼他,甚至想保住他,但庞青云就是装看不到。还有剧本当中陈公带着庞青云见太后,庞青云不但没有感谢陈公,反而还向太后提了减税的要求。太后要是不答应,这是太后不会做人。太后这要是答应,朝廷本来没钱,这更是雪上加箱。另外,太后就是答应,也让庞青云做了好人,没人会感谢朝廷。」
「或者说,其实庞青云不是不懂政治,他其实很懂。但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想与三公同流合污,他想打造自己的一个理想国。所以,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可以杀任何人,包括投降的降兵。甚至,他连自己的结拜兄弟都会杀。虽然,这并是他本意。可是,他的理想实在是太过于远大。远大到,他想改变这个天地。但这天地,这国家,岂是那麽容易就能改变的。」
「所以,三位老师你们要饰演的三公,首先在先天气势上,就得压庞青云一头。压庞青云一头一则是,你们的官职地位人脉关系实力,都比庞青云强。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在你们眼里,庞青云只不过是小年轻,只不过是你们可以利用的对像,只不过是你们的一个筹码。」
一番与三位演员说戏,三位老戏骨都是内心佩服。
「陈导,原本我对于投名状还不是那麽明白。你这一说,我心里有把握了。」
「呵呵,陈导,您用导演思维一讲,比之我们用演员思维去思考,那可是简单的多了。」
「陈导您放心,这几场戏,我们三个老家伙,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三人都是向陈诚打包票。
他们能够看出陈诚找他们的意思。
一方面陈诚找他们自然是为了说戏。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出了剧组当中内地这一边与香江这一边的矛盾。
不说陈诚在剧组有很大的压力。
他们这几个内地演员,同样有着很大的压力。
这要是演戏这一块也被香江演员给压了一头,这更抬不起头来。
要想破局。
那便在演技这一块取得突破,让他们看到内地演员也不是吃素的。
……
「张制片,最近忙不忙?」
和三位老戏骨演员说完戏后,陈诚给张制片打了个电话。
这个张制片,正是陈诚当时在黄金甲剧组时认识的张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