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浸淫疮
[病案]孙某,一位年仅岁的男孩,于年月就诊。他的病史始于年o月下旬,当时他在右大腿外侧现一个豆大白疱,轻微瘙痒。当瘙痒难以忍受时,他用手抓破了这个疱,结果开始渗出黄水和少许脓汁。随着时间推移,疮面逐渐扩大,痒痛愈难以忍受。
在沈阳某医院,通过病理切片检查现,孙某患有的坏疽性脓皮病。这种病状表现为表皮增生、上皮素延长,有的伸至真皮深处。此外,真皮充血水肿,含有大量嗜中性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同时还有较多的血管。
该院为孙某尝试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抗生素、磺胺、抗气性坏疽血清、维生素、输血以及外敷红霉素软膏。然而,所有这些方法均未取得有效效果,病情仍在恶化。皮肤脓疮逐渐扩散至肘窝、耳垂等部位,陆续出现。
在孙某就诊时,他显得疲惫不堪,身形消瘦,身上散出酸臭味。他的体温为c,左脉细数无力,而右脉因局部有疮疡未予诊查。舌红,苔薄白。全身疮面多处,包括右前臂屈侧下部位有x厘米疮疡一处,两肘窝各有x厘米一处,左颈一处为x厘米;右下腹一处为x厘米,右大腿上呈环形损害为x厘米,左小腿外踝上一处为x厘米。各疮面深度约为o~o厘米。
孙某的疮面边缘呈现青紫色,弹性硬状,高出皮表,界限清晰。创面中央结痂,色污褐,剥痂后可见鲜红的疮面,触碰时易出血。疮面溃烂积脓,疮缘四周的积脓较中心略深。脓汁培养结果显示为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胸部x线透视结果正常。
[治则]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方药]内服牛黄解毒散、麝香解毒丸,外敷油调膏处方均为秘方,详见附方。共治疗一月余,于年月日复查,疮疡痊愈。附方:外敷油调膏:黄柏oo克,煅石膏o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用香油调成膏状备用。用时将药膏敷于疮面,外用油纸包扎,每日换药次。内服方:牛黄解毒散:牛黄克,雄黄o克,枯矾克,冰片o克,乳香o克,没药o克。研细末,每次o克,早晚各服次,白开水送下。麝香解毒丸:即牛黄解毒散去牛黄,加麝香克。每丸oo克,蜜丸克重。早晚各服丸克,用白开水送下。
[评析]坏疽性脓皮病(negfasciit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严重皮肤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浸淫疮(又称脓疱疮)的范畴。这种疾病由风湿化热成毒所导致,因此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方法进行治疗。
坏疽性脓皮病通常是由于细菌(如a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引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在病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中医治疗坏疽性脓皮病,主要遵循“清热解毒”的原则,通过草药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来抑制感染,清除毒素,缓解症状。同时,还需运用“祛腐生肌”的方法,促进坏死组织的清除和新生组织的生长,使皮肤尽快恢复正常。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包括选用适当的草药方剂,如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运用针灸、拔罐、刮痧等辅助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并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作息,以提高免疫力,加康复。
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还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源,减少皮肤损伤,降低病风险。对于易感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应加强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皮肤状况,现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严重且罕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中医治疗主要遵循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原则,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喜欢每日医案请大家收藏:dududu每日医案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