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今晚不回去了,在外面跟老公开……
对于妈妈这个角色,在産後的好几个月里静雾都没有什麽实感。
一是因为静雾不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妈妈的身体和精力消耗非常大。
并且,産後的身体恢复和角色适应已经让新手妈妈倍感压力。
孟家有足够的条件让静雾在生産後既能专注自己的恢复,又能让孩子得到非常周全的照顾。
前三个月有营养师和中医师为静雾制定了个性化的産後恢复护理。
从第四个月开始,又有私人教练带着静雾开始进行瑜伽和普拉提的産後恢复训练,包括专业spa和理疗。
到了第七个月,静雾已经恢复得非常好,身心都恢复到了非常棒的状态。
像是没有生过孩子一样。
除了有专业团队的照顾,整个过程里孟晏珩一直陪伴在静雾身边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至于孩子,孩子更不用静雾操心。
孩子也有一支专业的新生儿护理团队。
像给婴儿喂养,抚触,洗澡,换尿布,清洗衣物,物品消毒这些事情都不需要静雾动手,有两名高级育儿嫂轮流照顾宝宝。
甚至宝宝到了第六个月,玩游戏都有专业的早教教育专员上门陪他玩。
宝宝还有营养师,按摩师和游泳教练等等。
所以在早期,静雾跟孩子并没有过多的亲密接触。
以至于没有太多的,当了妈妈的感触。
还有一个原因是,静雾对她的新身份适应得比其他妈妈要缓慢一些。
做新手妈妈的挑战比做孕妇要大。
尤其在婴儿还小的时候,静雾都不敢抱他。
她只坐在床上或躺在床上时才小心翼翼的抱过宝宝几次。
像育儿嫂那样有十几种熟练的抱孩子的姿势,静雾真的学不来也不敢。
至少在孩子婴儿时期她不敢。
更多的时候,静雾会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观察宝宝。
她觉得好神奇,她的肚子真的生出了一个会呼吸,以後还会长大的活着的小生命。
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小生命,神奇般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被创造出来了。
静雾看宝宝的眼神在前期更多的是好奇和陌生。
而宝宝有时也会好奇的看着她。
他们大眼对大眼。
有时孟晏珩在尿布台上给孩子换尿布,静雾站在旁边看。
换完尿布後,孟晏珩会把孩子抱起来。
竖着抱的姿势,让孩子趴在大人的胸膛和肩膀上,大手在孩子的背部轻轻的做抚触。
照顾孩子的基本操作,显然孟晏珩学得非常好。
静雾心里会觉得很安心,至少在爸爸妈妈的角色中,爸爸的照顾是到位的。
孟晏珩温柔的问站在一边好奇的看着他和宝宝的静雾:“你想试试抱他吗?小乖。”
静雾立马往後退了两步,拒绝,“不要。”
她抱不好的,而且还可能因为她的失误,会让孩子磕了碰了受到伤害。
孟晏珩道:“好,那我们一起看看他。”
一家人都看得出,静雾不像寻常的妈妈那样天然的亲近孩子。
她甚至有些抗拒接近孩子。
不过没有人会逼静雾和孩子相处。
所有人都知道,她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我们的社会文化常常塑造‘母爱是天性,一生下孩子就会充满喜爱和喜悦’的完美母亲形象。
但这是错误的。
在孩子只有三四个月大的这个时期,静雾也正处于激素断崖式下跌和分娩後的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