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正式申请,”他继续说道,目光沉静地看向她,仿佛在等待一个重要的系统审批,“将我们目前的合作关系,升级至‘终身独家战略伴侣’模式。有效期,预设为永久。当然,”
他语稍快,补充了风险控制条款,“你有权驳回此次申请。但我保留……基于新数据持续上诉的权利。”
说完最核心的提案,他立刻给出了缓冲区间,语气放缓,为她铺好了撤退的台阶:“这份报告,你可以考虑。我给你小时。我等你。”
然后,不等她做出任何反应,甚至没有去看她脸上此刻必然复杂无比的表情,余夏迅站起身,动作略显仓促却刻意保持镇定,转身便走向自己的书房。
“这是我能想到的,”在房门合上前,他背对着她,最后留下了一句解释,声音比刚才更低沉几分,“对‘喜欢你’这件事,最严谨的定义。请审核。”
门被轻轻带上。
客厅里瞬间只剩下江静知一个人,和她手中那张还带着他指尖温度的纸。
空气里,还残留着他一丝不苟的语气,却没有任何逼问的压力。
他把最汹涌的告白,封装进了最冰冷的格式里,然后,将决定权完整地交到了她手中,自己则退出了交互界面。
江静知独自坐在客厅,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个“bp”和“终身独家”的字眼上。
她想笑,因为这份报告的古怪形式;鼻子却有点酸,因为她读懂了这古怪形式下,那个叫余夏的人,笨拙、精密、却无比真诚的真心。
而一墙之隔的书房里,余夏背靠着门,闭上眼,感受着自己胸腔里那颗远过bp、正疯狂跳动的心脏。
这个冷静的人连等待都写成了一份逻辑严密的实验日志,可那页报告边缘无意识的折痕里,藏着他未曾记录、她也看不见的变量——那是提案宣读过程中,无数次的心跳。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出震动,是江静知来电。
余夏点开接通,心跳又一次疯狂起来,然而,江静知只说了一句话便挂断了:“看看你的邮箱。”
余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她为什么不直接答复?是怕拒绝的话语伤到他吗?
他点击图标的手指竟微微颤抖起来。
主题《关于我们,我想说说心里话》先映入眼帘。
送时间竟是三个小时前的凌晨时分。她要说什么?
他几乎忘记了呼吸,点了进去。
余夏:
提笔写这封信,是因为我最近想清楚了一些很重要的事,觉得应该告诉你。
我仔细想了想我们之间的事,包括我的顾虑,比如我一直以来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我曾花费大量时间构建并依赖一套名为“独身”的安防体系。它曾是我认为最高效、最安全的生活架构。
直到现某个用户名为“余夏”的进程,凭借其乎寻常的耐心与精准,在其中开辟了多条未经授权的、名为“默契”与“安心”的后门通道。
那张存着卖房款和所有积蓄的银行卡,是我最后的退路和全部的底气。我原以为,将它投入璧途,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场理性博弈。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那场博弈的筹码,从来不是项目的成败,而是你。我压上的,是我构建已久的安全区,赌的是你的认真,和我的直觉。
我的顾虑还有如果我们成为恋人,会不会影响我们作为伙伴一起经营璧途?会不会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
我担心感性会侵蚀我们赖以成功的理性基石,更担心万一某天感情生变,我们会连最珍贵的“战友”身份都失去。
我还担心我们之间的年龄差,在传统社会时钟里,这常被赋予不必要的权重。
这些风险,我都一一评估过。
但我想得越多,就越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当我看到你那个标注为v的观察数据库,并且进行了逆向工程分析之后,我就在期待着你对我表白,而我的答案会是“好的”。
既然心意已经明确,那么继续等待,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煎熬。所以,我决定不再等了。
未来或许仍有不确定性,璧途的展、我们各自的道路,都可能遇到风浪。
但我们已经具备了处理复杂系统的能力。
那么,经营一段同时包含理想、事业与感情的关系,或许是我们接下来要共同攻克的人生最有价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