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他还在兵器设计院,和刘部长他们讨论新步枪的枪机材料。
“不行,这个撞针的硬度还是不够。”
林卫国拿起一个刚做出的样品,
在金相显微镜下扫了一眼,就直接扔回盘里。
“表面渗碳层太薄,高强度击几十次,尖端就会疲劳形变。
把淬火温度再提高二十度,保温时间延长十分钟。”
刘部长和一群老专家在旁边听得后背直冒冷汗,拿着小本本飞快地记。
林总师这双眼睛,比他们实验室最精密的仪器还毒!
下午,他又出现在京城汽车制造厂的特种车间。
第一台罗茨增压器的壳体刚刚铸造出来,
王副部长和一群工程师围着它,个个愁眉苦脸。
“林总师,您看,这壳体内壁的光洁度总是不达标,
有好多细小的砂眼,会影响气密性。”
林卫国走过去,连手套都不戴,
直接伸手在还带着余温的壳体内壁上摸了一把。
“铸造砂的配比有问题。”他睁开眼,已经有了结论,
“石英砂比例太高,黏土太低,黏结剂用的水玻璃,高温下会出气泡。”
“换方子!”林卫国根本不废话,拿起地上的粉笔,
就在车间水泥地上写下一串新的配方。
“用炼‘龙脊钢’淘汰的铬铁矿渣磨粉替代一部分石英砂,
黏结剂改用树脂砂,这样出来的铸件表面光洁度能提高两个等级。”
王副部长和工程师们看着地上的那行字,一个个跟见了神仙似的,
恨不得当场跪下去把地上的粉笔字给拓下来。
晚上,林卫国又会出现在化工研究所灯火通明的实验室。
合成锂基分子筛的实验,进行得不顺利。
“林总师,我们按您给的配方合成了,
但产物的吸附性能很不稳定,找不到规律。”
一个年轻研究员垂头丧气,眼圈黑。
林卫国拿过实验记录,只扫了一眼就指出问题。
“你们的反应温度,控制得太粗糙。”
“合成过程分晶核生成和晶体生长两个阶段。
你们全程用一百八十度,晶核生成得太多太快,
挤在一起长不大,结构自然有缺陷。”
“改程序。”林卫国在记录本上写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两小时,用一百二十度低温,让晶核缓慢均匀地生成。
两小时后再快升温到一百八十度,让它们充分长大。”
“就……就这么简单?”年轻研究员张大嘴巴,
不敢信折磨了他们一个星期的难题,答案竟然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