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一种全新的步枪,很轻,射极快,
而且在任何严寒天气下都能正常使用。”
“他们的卡车,好像装了翅膀,
能在我们认为根本不可能通行的山路上高行驶。”
“他们的士兵,好像都不会得高原病,体力好得吓人,
能连续奔袭几十公里,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这些报告,让敌方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甚至开始怀疑,东方是不是得到什么“外星科技”的帮助。
……
前线的捷报,雪片一样飞回京城。
科委的会议室,气氛和几个月前完全不一样。
压抑和愁苦一扫而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自内心的喜悦。
大领导拿着一沓战报,一张张念着,声音洪亮。
“十月十二日,我边防某部利用式步枪的火力优势,
在朗久地区以零伤亡的代价,击退敌军一个连的进犯,毙敌三十余人。”
“十月十五日,我后勤某车队,驾驶装备了增压器的解放卡车,
顶着暴风雪成功翻越海拔五千八百米的桑多洛山口,
将急需的弹药和药品,按时送达。”
“十月十八日,我前线医疗队利用‘生命方舟’制氧机,
成功抢救了七名重症肺水肿战士的生命……”
每念完一份战报,会议室里就炸开一阵掌声。
所有人都明白,这些战果的背后站着同一个人。
“同志们,事实证明,‘高原利剑’计划取得了完全压倒性的成功!”
大领导放下战报,扫视全场。
“它不仅扭转了我们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更重要的是它挽救了我们成百上千名优秀战士的生命!”
“在这里,我提议,全体起立,
为‘高原利剑’计划的总设计师,林卫国同志,致敬!”
大领导第一个站起,用力鼓掌。
会议室里所有的将军,所有的部长,所有的专家,全都站起身来,
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个没能到场的年轻人。
……
林卫国此刻,正在回京的飞机上。
昆仑山的测试任务全部完成,后续的生产和部署也走上正轨。
他终于可以回家。
快两个月没见,他对妻子和孩子的想念早就憋不住。
飞机降落在西郊机场,
林卫国甚至没和同行的陈司令打招呼,
直接跳上前头来接他的伏尔加轿车。
“回家!最快的度!”
汽车一路跑,那栋熟悉的干部小区公寓楼出现时,
林卫国的心已经飞进家门。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掏出钥匙拧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