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进入最后阶段,也是最残酷的阶段——无预案极限生存与对抗。
导演部撤掉了大部分监控,只划定了一片更加广阔、地形极其复杂的山地丛林作为最终场地。
规则简单到粗暴:七十二小时内,
各队自行寻找目标并“消灭”对方,
存活到最后、或完成特定高价值目标“清除”的一方获胜。
补给?自己解决。
伤亡判定?更加严苛,被空包弹击中要害区域直接判“阵亡”,
重伤部位会影响行动能力评估。
这已经无限接近实战了。
各队被直升机投送到指定区域。
史小凡作为观摩人员,被允许跟随导演部的一个移动指挥组,
在战场边缘进行有限度的观察,但严禁任何形式的介入。
茂密的山林吞噬了直升机的轰鸣,
四周瞬间陷入一种压抑的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植被腐烂和泥土的气息。
史小凡站在指挥组的越野车旁,
看着终端上稀疏的、时断时续的信号点,那是各队大致方位的标识。
狼牙“浴火”和阿尔蒂斯“猎犬”的信号点,在地图上相距并不远。
他知道,最后的对决来了。
第一天,风平浪静。
山林太大了,各队都在熟悉环境,建立隐蔽据点,
像耐心的猎人一样潜伏着。
偶尔有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从远处传来,很快又归于沉寂。
史小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指挥组,
听着断断续续的通讯和参谋们的分析,自己则对着地图默默推演。
他能想象到耿继辉他们会怎么做,也能猜到“猎犬”和“夜鹰”的大致思路。
【基于现有地形及敌方战术风格推演:高概率遭遇区域为中部水源地及制高点“号山脊”。】
系统的分析和他不谋而合。
第二天下午,预料中的接触终于生。
不是在水源地,而是在“号山脊”下方的一片雷区边缘。
交火瞬间爆,异常激烈!
空包弹的炸响和激光判定器的蜂鸣密集得如同爆豆!
指挥组的屏幕因为干扰,画面时断时续。
只能勉强看到“浴火”小队似乎利用雷区作为屏障,与试图抢占山脊的“猎犬”部队激烈交火。
“夜鹰”的身影在镜头里一闪而过,
他凭借强的个人能力,不断变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