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烬宁每穿一针,天际便有一颗星辰被点亮,最终连成十七座璀璨的民策台。
阿阮猛地从梦中惊醒,疯了般奔向石台。
火把的光亮下,石台的表面不再是杂乱的图画,而是浮现出一片从未见过的符号群,其结构之复杂,宛如一张铺展开的神经网络,无数光点在其中流动、交汇、传递。
她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在那些符号之上。
刹那间,脑中轰然炸响!
一段不属于任何语言、却无比清晰的信息洪流,直接涌入了她的意识深处——那是完整的《共感律》!
一种无需文字、无需言语,直接作用于神魂的根本法则!
“扑通”一声,阿阮跪倒在地,泪水混合着晨露,沿着她苍白的脸颊滑落。
她终于明白了“她不让写”的真正含义。
因为真正的“法”,是刻在灵魂里的。
“原来……您从未离开,”她对着空寂的石台,泣不成声,“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呼吸里。”
紫大臣在回皇陵之前,最后一次入宫觐见。
他没有穿官服,一身布衣,手中捧着一本亲手抄写的册子。
“陛下,这是老臣依民间口述、陶片铭文与众人梦境,整理出的《静律十二条》。”
萧景珩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翻了几页,冷笑一声:“无朝廷印玺,无朕之朱批,几句乡野传闻,也配称‘律’?”
“陛下,”紫大臣平静地抬起头,眼中再无一丝畏惧,“昔年律令,靠的是廷杖与枷锁来维持;今日静律,靠的是人心自守。老臣斗胆请问,昨夜三辅之地大旱,为何境内十七县无一民争抢水渠,反而依‘圆中点’星图方位,按时辰轮流灌溉,一夜之间,滴水未耗?”
萧景珩握着册子的手,猛地一紧。
此事他已接到密报,正因其太过匪夷所思,才迟迟未能作。
他沉默了。
许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爱卿之才,当为朕之臂膀。朕欲设‘静律阁’,由你……”
“老臣,谢陛下天恩。”紫大臣却打断了他,缓缓摘下头上的冠,放在地上,“但老臣此生罪孽,赎罪已毕。明日启程,去守那十七台中,离京最近的一座。”
说完,他深深一拜,转身离去。
步履依旧蹒跚,脊梁却挺得笔直,如同一柄出鞘的剑。
那一夜,乾元殿的檐角铜铃,在无风的深夜里,突然清脆地响了起来。
叮……当……
那声音极有节奏,不疾不徐,反复撞击,竟组成了一段清晰可辨的音节。
宁……安。
萧景珩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中,听着那仿佛来自天外的铃音,目光再次投向那幅由光芒构成的虚空地图。
“静律……”他低声咀嚼着这个词,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这天罗地网般的规则,精密、公平、自我修正,比他一生追求的帝王之术,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可就在他心神激荡,试图去理解这完美秩序的瞬间,一种极其细微、却无比清晰的违和感,忽然从心底升起。
他的目光,死死锁住地图中央,那个代表着宁心湖的、最亮的光点。
那完美的“静律”似乎正在以一种恒定的频率脉动,但在那万千和谐的共振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属于这和谐的、极其微弱的……杂音。
就像一根绷得太紧的琴弦,在完美无瑕的乐章深处,出了一声濒临断裂的悲鸣。
喜欢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