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60章 新征程上(第1页)

第160章 新征程上(第1页)

何雨柱的八十大寿家宴,如同一场温馨的仪式,在觥筹交错与家常烟火气中悄然落幕。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没有商界的觥筹交错,只有至亲好友的真挚祝福与跨越三代人的温情回忆。这场刻意保持低调私密的庆典,反而因其纯粹,在“何记”内部与核心朋友圈中,激荡起深远而持久的回响。它像一次精神的锚定,让所有参与者,尤其是何晓,在经历了外部市场的惊涛骇浪与内部转型的阵痛之后,重新确认了“何记”最核心的根基——家之所在,心之所向。

寿宴上,父亲何雨柱那双饱经沧桑却依旧清澈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满足与平静,以及他关于“一家人心在一起”的朴素箴言,深深地触动了何晓。他意识到,无论“何记”的版图扩张至全球何处,无论其业务变得多么复杂多元,维系这艘巨轮不偏离航道的“压舱石”,始终是这份源自家族血脉的凝聚力、责任感与价值认同。商业的成功可以靠战略与资本获取,但企业的长青,必须植根于某种越商业的、温暖而坚韧的文化内核。

带着这份感悟,何晓将寿宴后的这段时间,视为“何记”战略节奏的一次重要调整期。他有意放缓了此前大刀阔斧的并购与扩张步伐,将工作重心转向内部,起了一场名为“根系深植”的深度修炼。其核心,不再是开疆拓土,而是固本培元,旨在将“何记”在高展中可能被稀释的文化基因、可能被忽略的组织韧性、可能存在的管理缝隙,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夯实与弥合。

文化价值观的“再淬火”:他亲自牵头,组织集团上下开展了为期数月的“何记之道”大讨论。不是自上而下的宣贯,而是自下而上的征集、辩论与共识凝聚。最终,新版《何记宪章》出炉,其核心被凝练为“守正创新,家国天下”八个字。“守正”是坚守品质底线与商业正道;“创新”是拥抱变化、驱动进化;“家国”是对员工、伙伴、社区的责任担当;“天下”是面向全球的格局与可持续展使命。何晓要求将这八字融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的全流程,让其成为每个“何记”人的行为自觉。

组织能力的“毛细血管化”:推动管理深度下沉。他要求所有高管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蹲点”一线,与门店员工、供应链工人、研工程师同工同勤,倾听炮火声。同时,大幅提升一线团队的自主决策权与资源调配空间,并配套建立“微创新”快激励机制,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能呼唤炮火,激组织的末端活力。

技术应用的“润物无声”:叫停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黑科技”炫技项目,将技术投入聚焦于能切实提升运营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优化顾客体验的“隐形”环节。例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智能预警系统,优化中央厨房的能耗管理,开更人性化的门店服务辅助工具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业务本质,而非概念炒作。

这场“根系深植”的运动,看似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内向”,其效果却在一项突如其来的考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场区域性、强传染性的禽流感疫情在东南亚数个“何记”重要食材供应国爆,相关活禽贸易被紧急叫停。消息传来,业内一片恐慌,多家依赖该地区禽肉产品的餐饮企业面临断供危机。

然而,“何记”上下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镇定与高效。

?供应链系统依托其全球多元化的采购布局与深耕多年的替代供应商网络,在小时内即完成了主要禽类产品的替代方案切换,保证了核心产品的正常供应。

?品质管控团队凭借其严格的源头管理体系与区块链溯源技术,迅锁定了所有可能受影响的产品批次,并主动公示检测报告,提供了远行业标准的安全承诺。

?一线门店在总部的指导下,迅调整菜单,推出以本地优质水产、植物蛋白为主打的“安心时令套餐”,并通过真诚的沟通,赢得了顾客的理解与支持。

?全体员工在“家文化”的凝聚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共渡难关。

“何记”不仅平稳渡过了这次供应链危机,其表现出的专业、透明与担当,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其“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危机转化为一次成功的信任背书。

经此一役,何晓更加坚信“向内求”的战略价值。他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将是企业综合内功的较量,尤其是应对复杂系统风险的能力。他指示战略部门,将“韧性”(resiience)作为集团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关键词,全面纳入组织、供应链、财务、品牌等各个维度的建设标准。

然而,就在“何记”潜心修炼内功、根基日益稳固之际,一个更宏大、也更微妙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国家战略的脉搏,悄然降临。

国家层面正式提出“新饮食文化工程”的倡议,旨在系统梳理、保护、创新中华饮食文化,并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相关部委牵头,准备组建高规格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与展委员会”,并遴选一批有代表性、有担当的龙头企业作为“工程实施重点单位”,期待它们挥示范引领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意味着潜在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消息传出,业内诸多企业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何记”内部,也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以欧阳文山为的团队认为,以“何记”的行业地位、文化积淀以及何晓个人日益提升的社会影响力,入选重点单位乃至在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几乎是板上钉钉,这对品牌将是极大的赋能。

但何晓在最初的兴奋之后,却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他召集团队,连开了几次务虚会。他抛出的问题直指核心:“我们争取这个身份,最终是为了什么?是图一个光鲜的‘名分’,还是真正想为这个行业、为文化的传承做点实事?如果参与其中,我们准备贡献什么?又可能面临什么?”

讨论是激烈的。大家看到了机遇:借助国家平台,可以更系统地挖掘、保护濒危技艺,推动中餐标准化与国际化,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但也看到了风险:容易被打上“官方标签”,可能失去部分市场化活力;会面临更复杂的协调关系,消耗大量管理精力;甚至可能被卷入不必要的舆论纷争。

关键时刻,何晓再次与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这一次,不是在老宅,而是在“何记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周围是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物件。

何雨柱听完儿子的分析,背着手,在一张泛黄的、何记最初在湾仔开张时的照片前驻足良久,缓缓道:“晓儿,咱‘何记’这块牌子,能立到今天,靠的是啥?”

何晓答:“靠的是实打实的手艺,是客人的口碑。”

“对喽!”何雨柱转过身,目光炯炯,“是口碑,是老百姓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官家的认可,是锦上添花,是好事。但咱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这朵‘花’,把织锦的功夫给荒废了。你的心思,得放在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把店开得更让人放心,把那些老手艺传下去。至于名头、位子,有了,是责任,得担起来;没有,咱的锅台照转,客人照来。”

父亲的话,如明灯照亮迷雾。何晓豁然开朗:“何记”的立身之本是市场与客户,是那份对味道和诚信的坚守。参与国家项目,应是水到渠成、能力匹配自然结果,是承担行业领袖责任的途径,而非追求的目标本身。心态必须摆正:不趋不避,不卑不亢,以我为主,贡献价值。

最终,何晓做出了决策:积极参与,但坚守核心原则。

他亲自指导团队,准备了一份厚实的申请材料。材料没有过度包装“何记”的辉煌业绩,而是重点阐述了“何记”在技艺传承(如“师带徒”体系)、文化挖掘(如博物馆与研究院)、标准化探索(如“何记大脑”助力技艺数据化)、可持续展(如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未来计划以及愿意向行业开放分享的资源与经验。其核心思想是:“何记”愿作一块“铺路石”,为行业共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随后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中,何晓也明确表达了“何记”的立场:愿意在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但希望保持企业运营的独立性与市场化活力,确保参与工作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

这种务实、低调、贡献导向的姿态,反而给相关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严格评审,“何记”成功入选“新饮食文化工程”重点单位,何晓本人也被聘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更令人欣慰的是,评审意见中特别肯定了“何记”“基于市场实践、注重可持续展、强调开放共享”的工作思路。

殊荣加身,何晓却异常清醒。在内部会议上,他告诫管理团队:“这顶‘帽子’是压力,更是鞭策。它意味着社会对我们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们更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用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更实的文化贡献来说话。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更不能让这块牌子,成了束缚我们创新手脚的‘金箍’。”

“新程”的序幕,就在这内功深化与外部认可的交织中,悄然拉开。“何记”这艘巨轮,在经历了市场的狂飙、转型的阵痛、文化的自省后,似乎进入了一段更显沉稳、更富底蕴的航程。何晓站在船头,目光穿越眼前的风景,投向了更遥远的地平线。他深知,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只是一个新的,如何在这更广阔的舞台上,既履行好行业领军者的责任,又保持“何记”独特的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将是一场更为复杂和考验智慧的长跑。

家的温暖,给予了这艘巨轮最深的定力;国的期许,则为其开辟了更广的航域。前路漫漫,何晓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内心的方向,也从未如此清晰。新程之上,风正劲,帆已满,关于“何记”的下一个传奇篇章,正待挥毫。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