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
卢书忆蹙眉,他竟也赞成这进士溺水案草草了结。
“二叔可知为何?”
“许是吏部的选试将至,为了不使新科进士分心,也为堵住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之口。”
卢书忆忽而生出无力之感,这朝野上下都对肖三自首的结果颇为满足,她若继续坚持倒显得自讨没趣。
卢惟岳安慰她道:“这段时间你忙上忙下,正好借此机会好好休整。”
卢书忆轻声道:“是,多谢二叔。”
话罢,她去了大理寺衙署的耳房收拾自己留下的物什。
无意之间,一副画卷自木桌上垂落而展,画上是名清丽柔美的女子。
这是平康坊玉奴所赠阿辞的画像。
手指在桌上轻点,卢书忆良久地盯着那画上之人。
须臾,她将那画合上锁在了桌上的木匣之中,起身回了卢府。
李崇这次的病害得跟梅雨季的雨丝般绵延不绝,经久不去,是故礼部上疏奏请圣人登城门,同百姓共点天灯,祈求天官赐福,诸邪回避。
李崇批了准,时间定在了下月初一。
自公告张贴以来,京都城内挨家挨户的房檐上都挂了祈福的万寿灯,仕女孩童们大多拎着绘制了彩样的花灯,皆是心思奇异,惟妙惟肖。
这日休沐,卢书忆陪同令狐盈到西市采买卢府的日用之物,后相约到了荟芳楼吃樱桃煎。
趁着饭桌空置的间隙,阿香去了卖花灯的店铺,预备买几盏灯笼回府绘制。
谁想去了好半天,她空手而归,脸上笑意倒未减。
令狐盈笑道:“未挑中合适的花灯”
阿香道:“在铺子里遇到位好心的郎君,他说他也到荟芳楼,过会托人连同他的花灯一道送来。”
话音刚落,见秦微之撑着后腰,一瘸一拐地出现在了楼间,身后跟着的正是拎着灯笼和画具的店铺小厮。
原来阿香在花灯铺子里遇到的热心郎君便是他。
阿香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接过她那份灯笼和画具,客气道:“多谢你啊,小郎君。”
秦微之对阿香摆摆手道:“别客气,你说你和你家娘子一道,为何只见你一人”
“那便是我家娘子。”
阿香指向屏风旁,卢书忆和令狐盈所坐的木桌。
顺着她的手张望,秦微之登时变了面色,应是没有料到阿香家的娘子竟是卢书忆。
他方才因她挨过顿打,没敢再起争执,只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去了旁边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