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认为要引入更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赵长天初时静静倾听。
手中拿着笔,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大家的观点。
目光专注而认真。
他在收集各方想法的同时。
也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寻找合适的时机发言。
待讨论渐入佳境,找准时机开口道:“各位,我结合我们临海分公司的实操经验,谈一点想法。
当下大型项目管理难度大。
关键在于信息流通不畅、监管不到了位。
我们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从项目启动的那一刻起——
将施工进度、材料采购、人员调配等所有关键信息录入系统。
实时更新。
就好比给整个项目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
这样一来,不仅管理层能通过手机端、电脑端随时随地掌握项目动态。
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施工现场了如指掌,及时做出决策调整。
一线施工人员也能清晰知晓每日任务、标准要求。
通过系统接收指令,避免了以往口头传达容易出现的指令传达错误、任务遗漏等问题。
同时,搭配智能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
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整改。
大幅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与质量把控水平。”
赵长天话音刚落,小组内众人纷纷点头。
交头接耳间满是对这一方案的认可与赞许。
那一双双眼睛里,透着欣赏与钦佩。
几位邻座的负责人还不住地拿笔记录着关键信息。
似是生怕遗漏了这绝佳思路的分毫。
正当赵长天准备进一步展开阐述时。
高文军却阴阳怪气地开了口:“哟,赵副总这方案听起来倒是高大上,理论一套一套的。
可真到了实操环节。
施工现场那么复杂多变,工人素质参差不齐。
智能监控能应付得来?
别到时候整出一堆乱子,拖累整个项目进度。”
赵长天抬眼,目光坦然地直视高文军。
脸上不见丝毫慌乱,从容回应道:“高总有所不知!
我们临海分公司推行这套系统前,可是做足了功课。
针对工人素质问题,专门组织了为期一周的专项培训。
培训教室里,技术骨干们在讲台上将设备操作理论拆解到最细。
实操场地中,他们更是手把手教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亲自带着工人穿梭在模拟施工现场。
遇到设备故障警报响起,便即刻蹲下身子。
指着指示灯和内部构造,耐心讲解故障排查的方法。
小到一根线路的检查、一个零件的更换,无一遗漏。
配合绩效激励机制,熟练运用者给予丰厚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