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运行中,一旦出现硬件故障。
软件如何快速调整,避免对整个港口运营造成连锁反应?
这在我们以往接触的项目中,是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
赵长天微微皱眉,迅速思考对策。
然后沉稳地说道:“你的担忧很有道理。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我们的软件系统内置了智能故障诊断与自适应调整模块。
当硬件出现故障时。
它能在毫秒级时间内检测到问题,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一方面,自动切换到备用硬件设备,确保作业流程不中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方面,对软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
以适应备用设备的性能特点。
保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
这一技术经过多次模拟演练以及实际项目的检验,已经相当成熟。
就像去年我们在国内的一个大型港口项目中。
一台关键装卸设备的核心部件突发故障,软件系统瞬间响应。
在0。5秒内完成切换和参数调整。
港口作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英方专家沉默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个答案。
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那关于技术升级方面。
你们如何确保在不影响现有运营的情况下。
顺利实现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
这对于港口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张建国接过问题,详细解释道:“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可以进行独立的模块升级。
在升级前,我们会提前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全面测试。
确保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同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升级计划。
选择在港口运营相对空闲的时段进行操作。
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团队全程监控。
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解决,将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我们上次对一个港口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
提前三个月进行模拟测试。
选择在凌晨2点到5点——
这个货物吞吐量较小的时段进行实际升级,技术团队实时监控?
整个升级过程只用了两个小时。
第二天港口运营就恢复正常。”
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赵长天带领团队巧妙化解。
英方代表们的表情逐渐从严肃转为认可。
线上展示得以顺利推进。
为项目的后续谈判打下了坚实基础。
线上展示结束后。
英方代表们带着思索与讨论的余韵暂作休息。
黎光重工的团队成员们,则前往餐厅用餐。
此时的餐厅正值用餐高峰,人声鼎沸。
食物的香气四溢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