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优惠条款不仅是我们的诚意体现。
更是对双方共赢未来的投资。”
英方代表们听闻此言,纷纷低头仔细翻阅手中的资料。
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原本紧绷的神色稍有缓和。
开始重新审慎地审视中方提出的方案。
有人微微点头,似乎认可了王华的观点。
有人眉头紧锁,显然内心正在权衡利弊。
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此时,一直沉默的英方技术顾问——
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透着精明的老者开口了:“即便如此,你们如何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能精准按照计划推进,不出现延误、失误?
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一旦拖延,损失不可估量。”
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威严。
仿若一位严苛的考官抛出了关键考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长天早有准备。
他看向张建国,眼神中满是信任。
张建国会意,起身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
动作迅速而熟练。
连接上会议室大屏幕。
调出一份详细的项目实施进度甘特图。
那图就像一幅精密的作战地图。
从筹备到竣工,每个阶段精确到天,责任到人。
不同颜色的条状标识清晰展示各项任务起始、结束时间。
关键节点还有详细备注说明。
张建国拿着激光笔,边指边讲解:“英方请看,这是我们依据过往经验与此次项目特点制定的实施计划。
从筹备到竣工,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优化。
在筹备阶段,我们提前组建专业团队。
对项目场地进行详细勘察,确保施工条件万无一失。
施工时,我们安排两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同时作业。
一组负责机械部分,一组负责电气部分。
相互配合,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确保质量。
遇到问题,现场解决,绝不拖沓。”
“比如在设备安装阶段。
机械工程师负责大型设备的吊装、定位。
他们经验丰富,操作精准,能确保设备安装一次到位。
电气工程师同步布线、调试,确保电气系统稳定运行。
一旦出现问题,两组工程师现场会诊。
凭借丰富经验迅速找出解决方案。
并且,我们设有专门的监控、预警机制,实时跟踪进度。
一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就像为项目装上了智能监控眼。
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掌控。”
张建国说得绘声绘色。
眼神专注地与英方代表交流。
让他们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项目实施的严谨与高效。
英方代表们看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
会议室陷入短暂安静。
唯有张建国讲解的声音在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