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方提出一些关于施工顺序调整的建议时,赵长天仔细聆听。
然后从整体施工进度、资源调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我理解你们提出调整施工顺序——
是为了提高局部区域的施工效率。
但从整个项目来看,如果按照你们的建议。
可能会导致后续工序的衔接出现问题。
比如材料运输通道被堵塞,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按时进场等。
我们不妨综合考虑一下。
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既满足你们需求,又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折衷方案。”
他的话语专业且亲和,让人信服。
很快就平息了双方潜在的争执,确保技术方案无障碍落地。
期间,张伟华也没闲着。
他背着笔记本电脑,穿梭在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
测试现场的通信网络信号强度。
检查临时搭建的数据传输线路是否稳定。
他深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畅通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保障。
一旦发现信号不稳定的区域。
他立即和现场的技术人员一起排查问题,调整设备参数。
确保后续施工指导远程协作能够顺畅进行。
随着实地勘察的深入。
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比如,现场发现了一处地下管线的走向与施工图纸标注略有偏差。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管线破裂。
引发严重的事故和工程延误。
赵长天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召集英方负责人,进行紧急会商。
英方负责人皱着眉头,神情有些焦急:“这可怎么办?
我们之前的勘察怎么会出现这种疏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必须马上解决!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长天冷静地安慰道:“别着急,我们先一起核实一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类型。
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明达,你联系一下国内的工程技术团队。
看看他们有没有类似的处理经验。
伟华,你尽快查找当地的市政管网资料。
看看能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我这边和英方一起现场勘查,评估风险。”
在赵长天的有条不紊的指挥下,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终于查明了管线的准确情况。
并制定了合理的改迁方案。
虽然这一突发情况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但凭借着团队的默契协作和高效应对,最终化险为夷。
确保了项目现场的安全与稳定。
此时,英方的技术主管约翰走了过来。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在业内颇具声望的工程师。
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他看着赵长天,微微皱眉说道:“赵先生,虽然目前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我对整体施工进度还是有些担忧。
按照现在的计划,后续几个关键节点的工期安排似乎过于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