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丝丝暖意。
却也驱散不了他们心头对项目进度的紧迫感。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伦敦街头。
为这座古老城市的建筑勾勒出明暗交错的轮廓。
街边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枝叶。
似是在慵懒地享受这片刻宁静。
然而赵长天一行却无暇顾及这般景致。
一到现场,李明达就如同上了战场的先锋。
迅速根据上午与英方沟通的结果。
组织工人对关键施工区域进行重新布置。
他手持平板电脑,那平板电脑的屏幕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对照着上午敲定的施工方案,大声指挥:“这边的桩基施工区域。
按照新的标记点重新校准,注意间距和角度。
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他的声音因焦急而略显沙哑,却依旧坚定有力。
在施工现场的嘈杂声中清晰可闻。
工人们闻声而动,忙碌地操作着各类仪器,调整设备位置。
有的工人蹲在地上,眼睛紧盯着水准仪。
双手小心翼翼地转动旋钮,调整着支架的高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的两人一组,拉着测量绳,
沿着规划好的线路,反复核对距离。
李明达穿梭其中,不时停下脚步,亲自检查校准情况。
他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测量仪器的读数。
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泥土中。
嘴里念叨着:“精度就是生命!
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根基。”
赵长天则与英方的现场负责人紧密对接。
他们沿着施工现场的通道边走边谈。
赵长天身姿挺拔,步伐稳健。
边走边指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工人。
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你看,我们已经按照上午的共识,加快了施工准备进度。
关于工人的培训,下午就会正式展开。
由李明达工程师亲自指导。
确保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技术。”
他的眼神自信而诚恳。
与英方负责人交汇时,传递出十足的专业与担当。
英方负责人微微点头,说道:“我们与中方团队沟通时。
提到希望引入本地施工队伍参与部分项目,分担压力的同时。
也能让他们积累大型项目经验。
可这事儿到现在还没个准信儿,上头催得紧,我这压力也大。”
赵长天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是个敏感且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要照顾英方诉求。
一方面又得确保整体施工质量与进度不受影响。
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