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能做回自己老本行的它十分雀跃。
未必吧。
只是看它这么开心,朱景意都不忍心告诉它了,只对它说,“肯定的。”
梭梭就更开心了。
打脸
国内一些期刊排名和论文收稿质量没法提升,除了收稿质量不能保证外,暗箱操作,录用那些质量较差的论文,也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做的多了,期刊发表的论文自然会变差。
但是有这些问题的杂志社很难彻底解决这件事。
一来,很可能杂志社高层都手下不严,参与其中。
二来,也有可能这件事跟杂志社的很多编辑都存在利益关系,他们审稿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利益而通过那些质量不佳的稿件。
这种事情在很多杂志社都存在,想要解决很难进行。
可要是再加上一道外界盲审的程序的话,无疑会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掉。
有些杂志社很赞同这点,或者本身在这房间做得很好的自然不怕增加个软件。
甚至还挺庆幸。
毕竟人家朱景意自己就是植物学界的后起之秀,更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和多个一流院所交往都很密切,她能找到的评审人必然是国内植物学界的佼佼者。
能让这种级别的学者给他们审稿,不用说也能想得到自己杂志社的论文质量肯定也能咔咔咔地提升。
再说又不用自己再额外掏软件设计费用,最多也就是付给人家审稿人一点审稿费,完全在他们承受范围内。
这不就相当于平白占了个大便宜嘛,他们有什么不赞同的。
所以,这部分杂志社是场上响应最积极的。
但那些想着捞钱的人可就不怎么喜欢了,犹豫再三,还是没有签字,而且起身时阴沉着脸,看着格外不高兴的样子。
这些杂志社的反应都被王康华、彭利青他们都看在眼里,几人也暗自交流。
“这几家之前就传出来过评审时收钱的事儿,看来这次他们不会加入了。”
“不加就不加,看看他们之前有些文章写得啥玩意,有点钱就收,一点质量都不看,也别怪自己期刊越来越不入流。”
“我也觉得,咱们这次求精不求多,他们不想加倒也省事,不过我倒没想到那几家普刊态度也挺积极,确实挺意外的。”
“不管怎么说,人家愿意接受咱们的要求,那是不是普刊又能怎么样?说不定人家努力努力几年,会升级成核心呢。”
他们几个讨论了一会儿,这时候最后的结果也出来了。
足足有二十九家签署了条款,已经远远超过他们预期。
当然,他们就当没看到结果,依旧唠着嗑。
等看签字签的也差不多了,吕东就代表交流会主办方请各家杂志社去吃饭了。
主抓安省农大期刊事宜的副校长林丹扬是代表安省农大过来的,同时他也担任本校期刊植物杂志的主编职务,从散了会后,他就显得很高兴。
“朱所长,我刚刚试了下那个系统,可比我们现在用的那个先进多了,这下社里那些人可不用吵着说我们的系统不好用了。”
他说话态度很随和,再加上现在双方还共同参与着兰西沙漠的项目,难免就亲近许多,说话语气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
朱景意笑了,“那看来我们这个软件没白费功夫。”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林丹扬话头又拐到另外一件事上。
“朱所长,座谈会请柬您收到了吧。”
她点点头,“收到了,不过我没明白这个会到底是做什么的?”
林丹扬就跟她解释,“这是咱们国内植物学界十多位院士们举行的一次学界最新成果研讨会,参与的除了有那些院士们,还有院士所在的院校,我们安省农大就是其中之一,同时我们这些院校还有一家院校的邀请资格,我们今年邀请的是药植所。”
一说这个,历文林就明白了,扶额道,“好家伙,又到这时候了。”
滨城农大和云省农大同样也是参与单位,对这个会议相当熟悉,见她还不清楚这个会议是什么规格,又继续跟她解释。
“这个会议上说的都是当前世界内的重点研究方向,而且这些院士手里有很多资源和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在这次会议上就有可能会有很多消息传出来。”
“你也知道这研究吧就怕走偏了路,要不然自己辛辛苦苦,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而且还比你研究的要深入,或者你研究的方向已经被证实错误,亦或者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不是白费功夫嘛。”
“所以这个会议在国内相当有名,可惜不是所有院校都有资格参加而已。”
吕东幽幽说,“我们研究所就没资格去。”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个会议,奈何没有入门券啊,想进都进不去。
要是参与会议的院校里有自己关系不错的,那倒好说,咋的也能得到点消息,可要是没有,那只能自己搜罗消息了。
但往往这些消息极为闭塞,根本不在外界广泛流通,因此就算是他们知道一些信息,但更多方面的消息也模凌两可的。
但是参加这个会议的门槛又太高,要么必须得是有院士在校,要么就得被有院士的院所邀请。
可惜,研究所到底是自家研究所不像人家滨城农大、安省农大和云省农大实力强,这两个都不占,以至于这个会议都持续开了十多年了,他一次也没去过。
这次自然也没戏。
不过,未来可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