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招了六百工人,茶坊那边一千……”林老汉眼角笑褶子又堆了起来,笑容欣慰感慨,“今年十里八乡的,大家伙都能过个好年啊。幸事。”
瑞雪兆丰年。
春风迎新岁。
盼大瑞以后风调雨顺,每一年,都是老百姓能够展望的祥年。
牛车在菜市旁边找了处空地停下,不过辰时,停在这里的牛车已经几乎把地占满。
四周人声鼎沸,旁边菜市里人头攒动,过道两边小摊如长龙。
放眼望去,所见全是欢喜笑颜。
都是想着赶早来采办年货的各村各乡百姓,人一聚就多,脚尖踩脚跟。
安全起见,大人们抱着小孩慢慢走。
视野高了,百相只觉两只眼睛不够用。
左边一列卖水糕碗糕年糕炸油糍,右边一列卖烧鸡酱鸭浓汤粉……
吸溜吸溜!
“阿爷,吃米粉!”
“这个煎三角贼好吃!包芋头的,香得咧!”
“年糕要不要?尝一口呀!真的好吃呀!”
这是她的女儿,亦是她的恩人
娃子们一人叫唤两人帮腔,全奔着吃。
大人们最后只能狠狠心,把娃子们眼睛捂住才勉强消停,便是这般,也架不住娃子们频频翕动小鼻子吞咽口水。
靠闻香气解馋的小模样儿,把大人们逗得好气又好笑。
“真叫你们一路吃下去,小肚子非撑了不可。先买年货,人实在是太多了,晚了好东西就剩不下了。”
林婆子话是这么说,依旧给娃子们各买了个碗糕边走边吃。
购置年货要买的东西多,最后大人们分头,汉子们去买鸡鸭鱼,妇人们去买棉、布以及年节小食要用的材料。
手里有银钱,买东西的时候大人们也不抠搜,过热热闹闹的年节,吃丰丰盛盛的年饭,祈盼来年有更好光景。
半天时间,等一家子在牛车前聚头时,各自手里已全是大包小包,琳琅满目的年货。
“今儿出来一趟,下次估摸得过完年才能再出来,我买了点年礼,待会送去药馆给老大夫。”林江亮了亮手里麻袋,里头是适合送礼的年糕、干面条,两挂猪肉。
林大山跟林二河俩出来就是做苦力来的,一人提着鸡笼,一人提鸭笼,手里麻袋还装着打挺的活鱼。
把东西堆上车,鸡鸭鱼混一块散出的气味就浓了。
李素兰手里抱着的布匹还没及放上车,就被那股味道熏得干呕一声,旋即快步走到旁吐得天昏地暗。
“素兰!”
“阿娘!”
林大山变了脸色,奔到妻子身边替她顺背脊,百相不知道怎么让阿娘好受些,凝起小绿球一个紧接一个往阿娘身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