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主世界梦中身】6
或许当他真正中了进士——对,排名还不能太靠后,至少得足以进个翰林院什么的——之后,也可以不自量力地去问一问,自己是否有了这样的资格去求娶国子监祭酒家的表姑娘。
然而在那之前,皇帝的旨意就已经降到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府邸。
他为太子选中了谢大姑娘,那位全京城独一无二的,最好的姑娘,做太子妃。
高韶瑛考中了那一年的二甲第九名进士,又如愿进入了翰林院。
但他已经永远都不可能够得到那个全天下最好最好的姑娘了。
在翰林院三年期满以后,他入户部,做了主事。
曾经殚精竭虑操持家族事务的经验帮了他极大的忙,他在户部的公务处理得又快又好,很快有了“能臣干吏”的定义。
再后来,老皇帝驾崩,年轻的太子继位。
谢大姑娘正式成为了母仪天下的谢皇后。
谢皇后虽很快就表现出一代贤后的潜质,但她婚后数年无子,在朝中不免也遭人诟病。
朝臣上了请求大开选秀的折子,然后被年轻的皇帝驳回。
他看起来像是十分倾心于谢皇后的样子。
彼时尚无资格上朝的高韶瑛略微放了一点心,但又好像酸溜溜的,觉得哪里也不能真正放心。
可是,他又有什么资格替她担心呢?
他的预感很快应验。
转过年来,新帝继位尚不满一周年之际,后宫便诞生了一位宫人子。
新帝将皇长子直接交给了谢皇后抚养。
谢皇后并没有拒绝。
可是高韶瑛心里却没来由地明白了一件事。
谢皇后一点也不喜欢她的丈夫。所以她根本不想要有他的子嗣。同意抚养宫人子,不过是为了堵上朝中诸君的悠悠众口。
这种感觉诡异地让高韶瑛稍微地放了一点心,可又无法完全放心。
三年后,素来病弱的皇帝突然驾崩,朝局陷入动荡。
或许是因为皇帝在世时还一直指望着谢皇后能为他诞下嫡子,所以他一直没有立皇长子为太子。
因此,在他突然驾崩之后,有人主张应立皇长子,也有人以“主少国疑”为理由,主张应当立先帝的二弟昭王。
谢皇后于此时显示了她极高的能力和手腕。
她联合一些朝中重臣,突如其来地拿出先帝留下的遗诏,命皇长子——也是唯一的皇子,李绍——继位,但同时为了安抚昭王,命其为摄政王,与太后、首辅等内阁重臣共理国事。
高韶瑛并不怀疑遗诏的真实度,但他感到奇怪的是,昭王只比先帝小几天,正值年轻康健之时,又羽翼丰满、睿智干练,大位当前,他竟然没有如何抵抗,便低头接受了这份遗诏。
虽然谢太后先他一步掌握了禁军,但昭王难道就没有后招吗?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