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走进不科学 > 第1399节(第3页)

第1399节(第3页)

以华裔身份获得诺奖的一共有11人,分别是: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莫言以及屠鹿鸣。

另外还有两个和平奖授予了两个沙币,此处不多赘述。

同时伍连德先生在1935年成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而在眼下这个时期。

华人诺贝尔奖的得主有且只有两位。

一位是徐云很熟悉的杨老,现在应该叫他小杨或者杨先生,他的回国徐云是事先知晓的。

另一位则是徐云从未考虑过的……

想到这里。

徐云整个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朝钱秉穹说出了一个名字:

“秉穹同志,另一个回国的诺奖得主莫非是……李政道先生?”

“……”

钱秉穹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正是政道。”

得到了钱秉穹的答复,徐云的眼中顿时出现了些许失神。

实话实说。

在之前的预期中,他确实考虑过一些未来诺奖得主回国的可能性。

比如说丁肇中。

虽然他出生在海对面,但他在出生的两个月后就随母回国了,还在川省读过小学呢。

原本历史中丁肇中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亲华派,他在获得诺奖时还是用汉语发表的获奖感言,这在整个诺奖……甚至物理史上都是头一遭。

丁肇中留在海对面的原因不是因为政治问题,而是仔细考虑后认为留在海对面才能有条件研究高能物理。

最终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靠着“J”粒子获得了诺奖。

如果徐云所记不错。

这时候的丁肇中应该正在密歇根大学读最后一年的博士,属于有可能回国也有可能不回国的情况——毕竟学业还没结束嘛。

又比如崔琦。

在很多爱情故事里,大家经常会看到一种情节:

一对情侣郎有情妾有意,但因为分隔两地之类的原因阴差阳错的没能在一起,最终相见时只能宛然叹息。

崔琦的情况便有些类似这种情节。

崔琦是1939年生人,四年前的时候才去海对面留学,一心想要学成归国。

结果等他本科毕业那年,某某导弹危机爆发,海对面严禁留学生回国。

于是崔琦想了想,也罢,那就继续读研究生吧。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