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本该苦夏的长宁,非但没有病恹恹,反而活蹦乱跳。
运动多,饭量也就大。
吃得多了,身上有了肉肉,抵抗力顺势提升。
过去的长宁公主,畏热又畏寒。
酷暑难耐,却还不敢用冰。
现如今,长宁公主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不只是能够用冰,还能吃冰。
“……阿兄,今日庖厨做了牛乳水果冰沙,十一娘吃了一大碗呢。”
“九郎年纪小,不敢让他多吃,他也吃了小半碗。”
“还有小三郎,性子活泼了许多,听了京中有关东宫的流言,他也不曾受到影响……”
王姮分享自己日常的时候,会忍不住的加上三小只。
没办法,她每日里都跟三小只在一起。
一大三小的相处时间足够多,王姮做的许多事,都与他们密切相关,根本无法切割。
王姮对三小只寓教于乐,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
看似“玩物丧志”,实则非常用心。
三小只在不知不觉中,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文化课没有耽搁,才艺各有所学。
还有身体、心性等,都得到了极大的锤炼。
原本,姜贵妃、李皇后、太子妃这三位母亲,只是想暂时让孩子远离是非旋涡。
在她们的潜意识里,正经教学还是要由正经的先生来负责。
王姮有才华、有能力,可终究是个女子。
长宁也就罢了,作为公主,跟着女先生学习,不算出格。
九郎、小三郎则是皇子皇孙,即便不继承大统,也要全力教导、精心培养。
让女子做天家贵胄的先生,着实不妥!
是以,就连姜贵妃也是打定主意,待东宫的风波过去了,就把孩子接回宫。
但,上个月休沐日,三小只回了趟皇宫,姜贵妃等就发现,自家孩子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首先就是身体上的,小脸儿肉乎乎、红扑扑,一看就是气血充足的健康人士。
其次就是三小只的言谈举止,没有那种过度的教条,反而透着一种从容与淡定。
说话的时候,也不见孩子的无知与跳脱,而是言之有物。
这是一种源自于名师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却又该死的成效斐然。
“琅琊,不愧是世家出身,师从名士啊。”
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高贵,不只是让她自己仙姿卓然,更能够教导好身边的人。
之前的伴读,如今的学生,都是如此
三小只出身皇家,本身的仪容仪态都极好。
王姮所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好,多了一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