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会闹出“兄弟阋墙”的惨剧,但素来睿智、清醒的太子,却非常清楚:
小大郎因着腿伤,有了心结。
而这心结里,最让他纠结的就是同母弟弟小三郎。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骨肉手足,却又是天然的竞争者。
他跛了,小三郎却是个健全人。
就算小大郎心胸豁达,自己想得开,也要防备周围的人。
兄弟失和,很多时候,并不是两人之间的问题,而是身边人的撺掇、蛊惑。
大卢氏走了,身为慈父,太子更加想要保全两个嫡子!
过了正月,三个月的孝期结束,太子便命人打包了小三郎,将他以及他的随从们一起送到了齐国公府。
王姮:……行叭!左右是我的学生,那就继续养着呗。
比小三郎更早来到国公府的,是九郎——
大卢氏走了,宫里却并不太平。
大卢氏之所以会受伤,究其根源是圣人遇刺。
刺客虽然没能靠近圣驾,连圣人的衣角都没有碰到,但行刺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圣人震怒。
这可是在京城啊,他圈定的秋猎场,居然混入了刺客,还刺死了太子妃!
于圣人而言,不啻于被啪啪打脸。
查!
必须严查!
行刺一事,已经不是“卧榻之侧有人酣睡”了,分明就是敌人杀到了榻前!
就在刺杀发生的当天,太子妃被抬回了东宫,圣人便接连下达命令。
京兆府、大理寺,千牛卫、百骑司等诸多衙门都动了起来。
彻查秋猎场,彻查龙首原!
搜查范围,甚至将大明宫都囊括了进去。
王姮能够猜到的某种可能,圣人自然不会忽略。
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父亲,也更能明白阿父的不甘心。
那可是皇帝啊,九五之尊,坐拥天下。
阿父起兵,亲手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皇朝,龙椅都还没有坐热呢,就被某个不孝子一脚踹了下去。
换做任何人,都会不甘、愤懑。
这几年,上皇在大明宫,每日里吃酒、玩乐,纵情美人儿,一茬儿一茬儿的生孩子。
四五年的时间里,圣人就多了十几个比他孙子都小的庶弟庶妹。
表面上,上皇已经认了命,整个人颓废又奢靡。
但,圣人却不信上皇真的堕落了。
他在朝堂,一定还有后手。
朝堂之外,也定会有类似百骑司、影卫的隐秘力量。
“……不管是不是朕的好耶耶,朕都要把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臭虫烂蛆挖出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