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省长在龙江省担任了五年的省长,政绩卓着,帮助龙江省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使其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农业产粮大省,秋季产量从之前不足三千万吨,变成了七千万吨。”<p>
“而咱们吉江省也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地质土壤都不比龙江省差,甚至平均气温也比龙江省高了两摄氏度,完全可以更好的发展农业现代化。”<p>
“所以现在有传闻,崔起武可能会调到咱们省,担任省委书记。”<p>
尹铁军说的这些,真的就是体己话,除了绝对的自己人,别人不可能不知道。<p>
杨东听了却皱起眉头,在他后世有关的记忆里面,李正义书记调走之后,新任的省委书记可不是崔起武,而是秦西省的省长陈国民。<p>
陈国民是典型的三秦儿女,是地地道道的黄土高原长大的领导,一直在秦西省任职,从副市长开始到省长,在秦西省工作超过了十五年。<p>
基于本地干部最好不要担任本地一把手的规定,省长陈国民调任吉江省,从西北地区来到东北肥沃的黑土地,担任吉江省的省委书记。<p>
这是杨东上辈子的记忆,非常清晰的记忆。<p>
而且杨东等待的就是陈国民。<p>
之前安排潘斌担任关木山的临时秘书,帮助潘斌解决副科级待遇,都是杨东的提前投资。<p>
陈国民年轻时期曾在吉江省下乡插队,被潘斌家里的长辈救过命。<p>
可以说陈国民和吉江省早就有所联系,或许中央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觉得陈国民熟悉吉江省,把他调过来。<p>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陈国民是后起之秀,是下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班底之一。<p>
所以下一任的省委书记绝对不可能是龙江省的省长崔起武,虽然崔起武很优秀,政绩很响亮,但他不是下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班底之一。<p>
在他的记忆里面,崔起武在09年之后从龙江省干满五年一届,去了中央担任正部级职务,之后就隐退了政治视线之内。<p>
杨东看到尹铁军似乎很肯定这一点,杨东知道有可能是省纪委书记苏玉良告诉他的。<p>
不过苏玉良书记的猜测也落空了吧?<p>
要么就是苏书记在吉江省使劲,想要把崔起武调到吉江省担任一把手。<p>
这么做,说明苏玉良和崔起武的关系很好,而且崔起武来了肯定有利于苏玉良竞争省委副书记。<p>
但,不太可能的。<p>
苏玉良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崔起武真的来不了。<p>
当然不管苏玉良如何选择,他如何努力,以及努力失败后导致的后果,其实无法直接影响自己这个正科级小干部。<p>
但能够影响到尹铁军,影响到关木山这一批人。<p>
而一旦影响尹铁军和关木山这批人,就会影响自己了。<p>
毕竟自己担任关木山的秘书,一旦船翻了,想跑都跑不掉。<p>
“尹叔,你的消息是哪里来的?苏书记?”<p>
杨东沉思许久之后,试探着问尹铁军。<p>
这可不是个小事情,这关乎站队考量。<p>
一旦站队错了,负面作用虽然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发酵,可迟早都会出现。<p>
“不然那?”<p>
尹铁军脸上带着笑意的反问杨东,觉得杨东问了一个蠢问题。<p>
他能够得到一些省里面的内部消息,当然是老领导告诉自己的,不然自己也没其他渠道。<p>
老领导的话,肯定是基于事实才会说的。<p>
所以他不怀疑。<p>
“呃,尹叔,我不是不自量力,也不是怀疑苏书记的判断。”<p>
“我只是觉得崔省长来咱们吉江省的机会比较小。”<p>
“虽然不乏这种可能性,但还是很小。”<p>
杨东胆大包天的说出这话,并不是想要跟尹铁军背后的苏玉良唱反调,而是他不想受到苏玉良站队错误后的牵连。<p>
一旦站错队伍,谁都跑不掉。<p>
杨东基本上就会被动的站队,到时候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拿下。<p>
上辈子的苏玉良下场就不太好,在尹铁军被调查腐败‘核实’判刑之后的第三年,苏玉良就内退了,可谓是政治凄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