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锦帐,公主王妃。
第三锦帐.命妇夫人。
身为王妃,仪华坐在第二锦帐.帐内皆是姑嫂妯娌.众人身份相当.彼此略略见礼便罢。
礼毕.她坐到看台第一排第四位,目光不经意与晋王妃相撞,晋王妃脸上笑容和煦.眼中却有冰冷掠过。
仪华只做未见,向晋王妃。
淡淡含笑点头.也就转头.静静的目视前方。
何奈上方之人,对她犹感兴趣.时不时便能察觉晋王妃扫来的目光.那月光如刀子一样的利.恨不得在她脸上剜几下。
仪华略皱了皱眉,余光略往第一锦帐望去.毫不煮外的着见皇十子鲁王朱檀的嫡妃,正春风满面的坐在郭纪的身侧。
目睹此一幕,她心中微微一叹。
自去年淑纪病逝以后.朱元璋就命郭宁妃摄六宫事务。
而郭宁妃入宫多年.却只育有一子.鲁王朱檀。
今日若淑妃还健在.想必她也不会受普王妃。
时时射来的眼刀。
心念间,号角起。
仪华自敛思绪,望向猎场正中。
猎场
习战射之前,由场中身份之最.以主将射典。往年主持射典之人.自然为朱元璋当仁不让.但近一两年他年事已高.虽有雄心万丈却力不从心,只有子代父行,但是长子亦太子重文轻武.次子秦王文武不成。如是,依此类推,三子晋王理当主将射典。却不料朱元璋另有属意,命四子燕王与三子一较高下.赢者方能主持射典。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晋王素承隆恩,燕王却受寡恩.如今今上下令两王相较.是否燕王重获圣心,或是晋王已失圣心。一时达官贵胄纷纷猜测.更愿看两王相争一较高下。毕竟晋王骑射技艺堪称精妙.虽比不上唐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却也是当世少有;而燕王少承名将指点.在军中磨砺近二十年,其实力不可小窥。两王若同场竟技.实为一场激列赛事.难得一见,众人自当捧场。
时向正午,秋日金晖在天地之间洒上璀璨金光。
一支鲜衣怒马的铁骑卫雄姿昂然的如雁而出.随之速分两列.凛然站立东西两面,二者相距约为两丈。
号角骤停,鼓声突起。
东西锦帐末端,一红一黑两匹神驹骏马并缰驶出。
东为尊,枣红骏马上,朱棡蓝袍蟒服。西为次.黑亮神驹上.朱棣绣金黑袍。
两马齐头并进,至东罚铁骑卫首端.勒缰立马。
鼓声渐停,低沉的号角嗡嗡而响.竞赛开始。
百步之外,五个葫芦并排悬挂,葫芦中贮有鸟雀.竞射者各得箭羽五只.轮流以箭行射之,射中鸟雀多者获胜。
鸟雀只露尖尖头颅,需射者视小如大.视微如著.方可至射箭的准确性:又要射者有足够的臂力.且拥有精良的弓矢.才能事倍功半;二者双管齐下,若要一箭射中实属不易。
如此考较箭术高低,如何不引得众人侧目。只风东面席上一片沸腾,西面席间屏息紧张遥望。
仪华亦然,放在膝上的双手紧紧攥住.目光不由自主的注视着那道熟悉的身影:今日的朱棣,不像平常一样简衣服饰,而是一袭精工细绣的齐膝长衣,下身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革靴:头束高冠.愈发显得他气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