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樾说不出话,所以最后沈淮之来提亲,真的不是像他当猜着玩儿的那样日行一善,是真的想娶他。
“那你后面怎么又来了?”
沈淮之眼神有些闪躲,声音也低了下来,“被退亲对你的名声不好,我原本只是想帮忙,没想过你会答应。”
林樾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抬手弹了沈淮之的脑门儿一下,“幸好你来了。”说完就大步往前走了,留沈淮之一个人呆呆的站着。
不过沈淮之也没有站多久,不过眨眼就跟上去了,“幸好我去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路上到处都是出门游玩的行人,林樾和沈淮之牵着手,夫夫二人都有些羞涩,用衣袖挡了挡,不过两人都没放开,一直到推开林家院门,林樾才松开手。
沈淮之的手因为干活儿有些粗糙,但手指修长,牵着十分暖和,陡然放开,林樾手不由摩挲了一下,然后瞬间缩到了袖子里,今儿还有些冷呢。
周问兰本以为林樾夫夫要初二才回来,这会儿已经出门溜达去了,就连林远也出门了,林家现在只有林杨在家,倒不是他不想出去,实在是没法子,假期只有五日,前三天各有事忙,他的课业都还没做,眼看就是初三,再不抓紧时间写就写不完了。
于是正在堂屋写功课的林杨就和他的“私塾先生”碰上面了。
看着面前写的歪七扭八的功课,林杨第一反应是赶紧藏起来,然后才反应过来,今儿来的应该不是“私塾先生”,只是他的哥夫,“哥,沈哥,你们怎么今天就回来了?娘还说你们要明天才回呢。”
林樾自然也看到他在写功课了,但大过年的,他也没凑过去看,“你们后天就上学了,明儿再来都没法儿在家里住一天就得回去,可不就得赶今天吗?”
林杨一挠头,还真是,“哥,你们先坐,我去叫爹娘回来。”说完就想往外跑,被林樾一把揪住了衣领,
“别跑了,让他们在外头玩儿吧,一年到头也难得有有空出去,去给我倒杯水来,还有你沈哥的。”
林杨点头,这会儿刚吃过午饭不久,水还热着呢,虽然不是开水了,但也能泡茶,林杨出门前还把柜台上的瓜子,核桃拿下来了,“哥,你先吃,我马上就回来。”
林樾这两天嗑瓜子儿都上火了,这会儿看见就觉得舌头疼,还是吃个别的吧,前天做的橘子糖和橘子糕都还有,林樾带了不少过来,于是他也跟着林杨去了灶房,从柜子里拿了两个盘子出来装东西。
约莫半个时辰,周问兰和林远就回来了,看见林樾,周文兰抬手拍了他一下,“回来了怎么也不让你弟去叫我们,要不是你二婶儿说看见你和淮之来了,我还不知道你们回来。”
林樾讨好的笑了笑,“你们难得有空出去走走,叫回来做什么?我和淮之又不会跑。”
周问兰横了他一眼,笑容满面的对沈淮之嘘寒问暖,看的林樾都吃味了,到底谁才是亲生的!
难得回一次家,林樾使唤林杨把躺椅搬出来,就这样半躺在屋檐下晒太阳,时不时的又使唤他去端杯水,拿块儿糖的,看林杨忙的团团转的样子,林樾心满意足,等躺够了,他才揣着糖溜溜达达的出去了,也不知道周岚和秦然哥在不在家,上次回来就没见着。
沈淮之看他一个人玩儿的高兴也没过去,就在灶房里给周问兰打下手,陪林远说话。
当晚两人是睡在林樾之前的屋子,在自己家林樾有些羞涩,并不想和沈淮之亲热,但沈淮之昨儿就忍了一晚上,好不容易心意相通,知道自己的夫郎也是心悦他的,他哪里还忍得住。
于是,一倒一颠眠不得,鸡声唱破五更秋。
最后,以林樾抬脚踹了沈淮之一脚为结束。
初二这日吃过午饭,林樾和沈淮之就从林家出来了,周问兰收拾了一筐的东西要给他们带走,但都被林樾拒绝了,“娘,我们今儿要去一趟镇上,拿着不方便,下回我过来的时候再来拿。”
说完就拉着沈淮之跑了,留周问兰一个人在后头骂骂咧咧的,“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
可惜林樾已经过了拐角听不到了,还是林杨接话道:“娘,你放着吧,明儿我去学堂的时候带去就是了。”
周问兰还真没想起来这一茬,闻言点头道:“那行,明儿让你爹送你去。”
再说林樾和沈淮之,这会儿都快到镇上了,走到镇口,沈淮之才想起来问,“我们来镇上做什么?”
林樾理直气壮,“当然是来买年货啊。”
沈淮之:“年货不都是年前买的吗?”
林樾:“年前买的那是过年要用的,年后买的是今年要用的。”
沈淮之还是没想出来有什么要买,但林樾说要买,那就是要买,所以他什么也没再问。
跟着林樾一直来到牲畜市场,沈淮之这才想起来,林樾之前说过过了年要买小猪仔,原本想着会到正月底,没想到初二就要买了,“我们什么都没带,买了小猪仔怎么带回去?”
林樾略带得意的看着他,“你猜?”
沈淮之想了想,问:“再买个竹筐?”
林樾摇头,见沈淮之一直猜不到,他才凑过去神秘兮兮的开口,“我想着买头牛,我银钱都带了。”
沈淮之有些意外,“买牛?这也太突然了。”
林樾脸上的表情又恢复了正常,“是有一点点突然,但也还好吧,今年,不对,去年家里买了好几亩田地,要是没有头牛,怎么忙的过来?再者,牛车我们也会用到啊,像是今天送小叔叔他们回家,要是我们有牛车不就不用走路了吗?而且镇上的铺子也经常需要从家里送米面过来,虽然用推车也行,但总归没有牛车好。”
沈淮之被说服了,“好,听你的,买。”
第121章
四方镇的牲畜市场,一年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腊月和正月,腊月里,附近农户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鸡鸭,大多都会带到这里来卖,沈家也是如此,除了留下三只年节里吃的,剩下的沈正初都带来这里卖了,因为养的好,鸡也长得肥,倒也卖了几百文钱。
再就是正月,不过正月里卖的好的是各种小鸡仔,小猪仔,买回去喂养上一年,腊月再来卖掉,如此往复,就是农家人的一年四季。
林樾他们到的时候已是未时,正是牲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远远的就听到各种吆喝声,砍价声,还有鸡鸣猪叫牛震天。
市场在镇子最偏僻的角落,因为偏,所以地方也很大,与镇上平稳的石板路不同,这儿一眼望去都是土路,虽说还算平坦,但因为牲畜多,难免有些污秽泥泞,味道也不好闻。
林樾来这里的次数不多,站在市口观望了许久才往里走,卖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鸡鸭,用两人才能环抱的大竹笼装着,为了防风上头还盖了草席,笼子里撒了麦麸,小鸡和小鸭子有了吃的,也就不会叽叽喳喳的叫个没完。
比起颜色不怎么好看的小鸡,林樾还是更喜欢小鸭子,嫩黄嫩黄的,当然,如果是吃,那他还是更喜欢吃鸡的。
林樾扫了一眼也就过了,他没想着一来就买,和沈淮之一起转悠了许久,哪个摊子前有人问价就拉着沈淮之停下来听一会儿,然后又溜达到下一个摊子继续听。
越往里走,卖猪羊的也越来越多,看着雪白的小山羊,林樾有些心动,不过他也没想着买,实在是养羊有些费劲,每天都得带到山上吃草,一旦带出去就容易丢,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