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站在这位重症监护室主治大夫身后的,则是备受众人尊敬的李翔医生。
他的手中捧着患者的医疗档案,颈部悬挂着听诊器,表情庄重严肃。
这个病例对他而言也是个不小的压力挑战。
林帆随团队退出ICU,然而,当他们离去的瞬间,李翔医生微皱起眉头,望着林帆的背影问道:
"这是急救室的林帆医生吗?"
林帆走向下一个办公室,董事们纷纷落座,他坐在肖医生身边。
"现在只剩六点半分钟,让我们赶紧展开讨论。"
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看了一眼手表。
妇科主任王医生修剪完手指甲后说出了她的看法:"在我看来,没什么需要多讨论的,我们都尝试过止血措施,但效果甚微。如果继续拖延,患者的失血性休克只会加剧,我们没有必要继续尝试手术了。"
对话在此暂时暂停。
ICU的大夫转头看向老吴医生询问道:"老吴,如果还有你什么要说的吗?"
"我倒认为,寻找一位介入科专家进行干预会更有效果!"吴医生表达了他的意见。
"介入科那边今天特别繁忙。心脏循环科的三个科室竟然挤了十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全都在手术台边等着救援呢,"王医生淡淡地说着。
心肌梗死可是一场生命的紧急战役,一旦错失手术时机,那就如同判了,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相比之下,这位危重症孕妇还有分娩的第二方案,情况要复杂一些。
而在医院里,这样的医患冲突司空见惯。当你最需要医生的时候,他或许正在为另外一位病人做手术,连转头的机会都没有,这之间的抉择几乎是两难的——放掉这个也许无法挽回的病例,而试图抢救那个有可能被延续的生命。
此外,就算到了介入科那里求助,也不敢直接阻断血管,而是得求助急诊科室来共同应对。这让现场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面对如此情况,身为外行的林帆自然没有发言权,毕竟他只是被肖医生带上这个会议的旁听者。如果没有肖医生的关照,连参与这场讨论的座位可能都不给他。
林帆深知他们的艰难选择。除了患者生命,他们也顾虑着孕妇的身体。他们希望建立介入性放射治疗的方式,以保护子宫并减少出血。
不过,介入放射治疗中的放射线并不是无害的,这意味着这些医生们是冒着潜在健康风险的勇士。没人能保证他们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不会患上淋巴瘤这样的疾病。
大多数医院的介入医师都是兼职身份,他们是心脏病的冠脉支架植入主刀医生,而真正意义上的介入科室,往往人力短缺。
提起介入科的话题,林帆回忆起了自己还有两个未曾启用的手术指派项目。如果他真的操作起介入手术流程,不是就有可能治愈那位需要救治的女性患者吗?
林帆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心潮澎湃起来。
此刻,对王阳而言,考虑生死已经是迟来的议题。林帆发现自己脑子里充满知识,他选择了晕眩时进入培训室,全身心投入到患者诊疗的训练中去。
然而第一次手术便宣布失败。介入栓塞手术不同于单纯的骨髓穿刺,它是一项神经外科专业操作,而现在林帆的神经外科技能分数仅为及格线的100分。
当前的技术水平不足以让林帆熟练地控制介入栓塞这一技术,好比功夫高人虽有能力擒住十八路龙爪手招数,但在欠缺内力的情况下却无从施展。
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林帆的神经外科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