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重八家的傻儿子起点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当皇帝真累我还是当个闲散王爷吧(第3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当皇帝真累我还是当个闲散王爷吧(第3页)

朱元璋听完,神色略有几分狐疑。

看这小子煞有介事的模样……难不成真有他吹的这么好?

“行,光说不练假把式,你把题目写出来,咱看了自然就知道深浅了。”

老朱沉声道,

“不过,这次科举的关键不在这里,你还有别的现没?”

不管朱橘的建议靠不靠谱,他能提出来,就说明这小子在主持科考期间,起码是动了脑筋的,而非纯粹磨洋工。

自然而然的,朱元璋的态度,也从责问变成了考校。

“有,我现会试考生们,多数都是南方面孔。”

朱橘正色道,

“北方人不多,我中间按照面相估算过,北方人只有两成多一点,只有一半的一半,剩下全都是南方面孔。”

“可事实上呢,北方的疆域更加辽阔,人丁也并不凋落,照理来说,哪怕达不到一半,三成总得有吧?结果三成都没有。”

“科举是普通百姓唯一的上升通道,要是进士名额全都被南方学子所占据,恐怕北人不服,大明才刚刚北伐成功,民心还不算归顺,要是因为科举闹出连锁反应来,恐怕会动摇根基。”

他稍稍一顿。

“老爹,你今天来找我,应该就是为了这事儿吧?”

“是不是三十六个进士里,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朱元璋神色一凛。

“你小子,还真聪明!”

老朱感慨道,

“还真被你料到了!没错……李善长和宋濂交上来的名单,三十六人全都是南方学子,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这要是放榜,岂能服众?到时候北方学子定然不服!咱也担心他们闹腾起来,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此外,咱也不希望看到朝廷官员,全都是南方人,搞的咱大明像是南方割据政权一样!再说了,淮西浙东,朝中这些党派的人已经够多了,咱需要的是新鲜血液来让朝廷增添活力,而不是壮大那帮老家伙的门面!”

朱橘闻言,微微点头。

明初的‘南北榜案’虽然生在洪武末期,但实际上,早年的科考同样不如人意,否则老朱也不会废止科举长达十年。

科考的结果,与他的预想背道而驰,那还不如靠他的眼光,去慧眼识人算了!

“本来北方士子就少,再加上多年的战乱,他们的资源根本就比不上南方士子,自然也就考不过南方士子。”

朱橘笃定的道,

“所以,老爹你也不用生气,科考并没有谁徇私舞弊,谁要是敢在大明第一场科考上搞小动作,都不用您老出手,我直接带人就给他开瓢了!”

“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宋濂,都是清白的,这一点我倒是可以保证。三十六人全都为南方士子,这是客观事实。”

他的一顿分析,也是让朱元璋彻底冷静了下来。

想想也是。

李善长一向谨小慎微,宋濂更是以公正廉洁闻名。

他俩不太可能操纵科举。

“是事实,咱倒是能接受,可北方士子以及北方百姓,他们能接受吗?”

老朱轻叹道,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考试了,现在,它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于咱而言,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啊!”

他反倒还希望有人徇私舞弊了。

这样杀几个人,掉几颗脑袋,就能平息北方人的怒火,非常的简单。

没人舞弊……事情反倒复杂了!

“我先前听宋师傅说,还有一个因素,造成北方士子稀少。”

朱橘忽的又道,

“应天对于北方偏远地区的士子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他们有些人赶路都要耗费许久。”

“尤其是这一次,您举行会试又比较急,南方人倒是都能赶到,毕竟就在周边,但北方人却有许多缺考的,等他们辛辛苦苦赶到应天,考试都快结束了,后面两场考试,我接待了不少这种情况的北方士子,他们无不沮丧落泪。”

“要不然,您再给那些缺考士子一个机会?”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不可,不可……”

他轻声道,

“科举有科举的规矩,岂有补考之理?”

“不过,你之前说的也有道理,大明是新创之国,倒也不必那么古板……”

“嗯……还是不行,不能开这个口子……”

“咱得想想,好好想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