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取来纸笔,抬眼看向朱橘。
朱橘:“?”
我的意见?
朱橘此刻方才意识到——今天来,竟然是在定国家将来一年的展计划!
皇帝、太子、监国,决定大明未来展的侧重点!
自己,不知不觉、不情不愿之中,竟然已经走到了大明最高的决策层!
想想……还真挺感慨的!
想自己何德何能,不过是后世一个普通扑街仔而已,要学识没学识,要能力没能力。
可如今摇身一变,就连皇帝和太子都要尊重自己的意见!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自己魂穿走了狗屎运,穿在了一个皇子的身上,否则这点可怜的才华,估计也得不到施展。
就因为是嫡亲的皇子,才会放个屁都是香的,随便抛出个观点来,都能惊为天人。
终究,还是沾了身份的光……这一点,朱橘还是懂的。而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是多了几分责任感。
都到这个位置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癫了啊!
“我同意。”
朱橘深吸一口气,道,
“不光是北方,还有巴蜀明玉珍,云南那几百个土司,腾出手来都需料理。”
“虽然打仗劳民伤财,但先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再谈安居乐业的事儿,所以,在平定四方之前,这些钱都是不能省的,属于必要开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不错!”
“好!那军费这一块没有异议了,下一个项目……”
他在册子上记下了一笔,而后继续与两个儿子探讨国策,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水利、民生、律令,无所不谈。
前面朱橘还能插两句嘴,后面基本上就是划水。
到这个节点,他有点懊悔前世自己不学无术……
但凡是个高材生,无论是理科和文科都行,绝对都能起到巨大的帮助!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只能偶尔爆几个听上去不错的好点子……
可即便如此,他的见解依旧能让朱元璋和朱标刮目相看。
这,就是越千年的战略眼光啊!
唰唰,唰唰唰。
朱元璋的册子上已然写满了内容,上面全都是今天讨论的成果。
“在军事上,以备战北元为主,征讨明玉珍为辅,至于云南土司,先往后放放。”
老朱沉声道,
“民生上,依旧是以鼓励农桑,鼓励开垦荒田为主,税赋维持在目前的档次,不可提升。几个贫瘠郡县,可适当给予减免,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律法,依旧以《贞观律》为参考,这个要加派人手,早些完善,人手就直接从新科进士里调派吧!做得好的,可以拔擢进三法司。”
“今年动工的重点在于兴修水利,尤其是黄河支流,以及江浙一带的新安江,该挖的挖,该堵的堵,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咱们是逃不掉的,早点修建完为好,其余宫廷观宇之类的,不予批复修建,此外,一次征徭役的规模不可过二十万人。”
“至于商贸,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只许陆贸,不许海贸,片板不得下海!”
朱橘听着,却是眉头一皱。
“我倒是觉得,海洋贸易有其可取之处。”
他道,
“海外有无数财富可以探索和攫取,据我所知,东南方向的海域上,有无数的香料和珍宝,若是能将其弄回来,绝对可以顶得上大明一半的税收!”
“所以我认为,海洋贸易,可以进行!”
朱元璋闻言,却是态度坚决。
“海贸绝不允许展开!必须禁止!”
他道,
“张士诚的旧部,有许多逃亡到了海外,其中还有和倭寇勾结的,在海洋各个岛屿之上,形成了一股股威胁。”
“若允许民众下海,必然会引起一部分的叛逃,还会有逆贼和倭寇蒙混进来,对我大明沿海地区造成损害!甚至是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