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橘笃定的点了点头。
“非常有用!你以后就明白了!”
他道,
“相信我!在基础教育和科举考试里,加入数学这一项。”
“理由也非常好找,这是孔夫子所提倡的君子六艺之一!自然应该大力展!”
朱元璋略一沉吟,方才点了点头。
“好吧。”
老朱道,
“看在你小子把科举搞得不错的份上,就给你一个机会。”
“咱一向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你只要做得好,咱就会不断的给你机会,可要是失败了,那可就别怪你老子不给你面子。”
朱橘嘿然一笑。
失败?
拥有着前的战略眼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己就不可能失败!
而且,咱还算保守了好吧,只搞了语文数学这两门。
要是激进一点,数理化全都加进来,再把小学、中学、大学这套制度搞起来,与科举进行衔接!那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明输送人才了!
当然了,他也知道不能太过于激情。
步子太大了,咔,容易扯着蛋。
唰唰,唰唰。
朱标捧着小册子,迅书写着。
“教育这事儿,是我在主管,看你这么抗拒的份上,就不把这活儿也加到你头上了。”
他朝着朱橘笑了笑,道,
“不过,你的建议属于改革了,回头咱们要好好商议一下,把具体的章程弄出来。”
“不然,我也怕执行出偏差。”
朱橘闻言,顿时竖起了大拇指。
“大哥细致,明君之典范!”
他夸赞道。
“小弟头脑清澈,才为世出。”
朱标亦是反过来夸赞道。
“行了行了,别在这互相吹捧了!”
朱元璋笑骂道,
“设想的都挺好,国策也都制定的差不多了,但更为重要的,是执行!”
“咱要看到的,是你们的行动。”
“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咱看的是设想中的模样,而不是一片糟糕!”
“今天就到这里,你俩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任务,就不是闲人了,都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朱标和朱橘点了点头,应声而退。
望着两个儿子的背影,朱元璋负手而立,感慨道:
“新朝,当有新气象啊!”
“这俩小子要是真能行,咱或许还真能早点退休,和妹子游山玩水去!”
老朱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想法。
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大明,然后原原本本,丝毫没有缺漏的交到儿子的手里,而后退居为太上皇,美滋滋的看着儿子将大明带向下一个高度。
那,得是多么的惬意?
想到退休养老的幸福生活,朱元璋忍不住轻哼了起来。
正此时,外头传来一声禀报声:
“陛下。”
“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求见。”
朱元璋略一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