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动员军队,这的确也是一个难题。”
沐英颔道,
“一支嗷嗷叫,为了保卫国家,驱除胡虏而战的军队,和一支为了皇帝的命令和军功而战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前者的韧性明显更强,最终也更能获胜!”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
大兵团决战,就没有技巧可以言说了,就看谁死战不退,谁率先崩溃!
这种时刻,士气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关键的!
“症结就在这里,二次北伐,情况反过来了。”
刘伯温道,
“不带立场的来讲,我们大明反而成了侵略的那一方,而北元人反而成了保家卫国的那一方。”
“他们已经退到了和林这种荒郊野岭之中苟延残喘,结果大明还要来灭杀他们,这换做是谁,都会愤怒!”
“所以,王保保的战争动员反而很好做,只需喊出一个保卫最后家园的口号,便能让麾下士兵都化作嗷嗷叫的野狼,成为一块极度难啃的骨头。”
“两相对比之下,双方战力又拉近了,所以……如果陛下一定要起兵北伐,战争动员这件事,一定要花心思去做!绝对不能马虎!这或许是战争的关键一环!”
“唯有把士气激起来,才能保持明军的优势!”
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真要打仗,得下功夫动员三军,激血性。”
老朱道,
“听你这么一分析,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啊!”
“千里远征,以一种看上去为‘侵略’的形式,的确不好动员!这事儿,咱得好好想想了!”
真要打仗,他必须提前考虑好这些!
“看来,这场仗的确是不好打啊……”
朱标轻叹道。
“我补充一点。”
一直不曾言的朱橘忽的道。
唰唰。
众人的目光看向朱橘,露出好奇之色。
朱元璋也是瞧了过去。
“你小子终于忍不住,想要卖弄卖弄自己的本事了?”
老朱揶揄道,
“来吧,说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朱橘翻了个白眼,道:
“其实刘师傅说的前面两点,都是可以克服的。”
“无论是路线问题还是动员问题,只要做事足够认真,都能解决,最难的,在于认真二字!”
“我看,我们很难做到认真!为何?”
他稍稍一顿,继续道:
“自从去年北伐胜利以来,大明从上到下对北元都是一副蔑视的姿态,将他们认作是丧家之犬。”
“包括老爹您在内,都是这样,更别说底下的将士了。”
“可事实上,仓皇逃窜的元嗣君和王保保,只存在于你们的印象之中,可事实上呢?他们现在的模样,绝对不是丧家之犬,而是知耻而后勇,团结合作,共同对抗大明,并有着光复大元野心的一帮人!”
“在外部的压力下,他们内部的激烈斗争也得到了缓解,现在的北元,应当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的程度,可能都可以和当年忽必烈时期相比了!”
“那个时期的元朝骑兵有多么强大,不用我多说了吧?”
朱元璋目光一凝。
“有这么厉害?”
他皱眉道,
“忽必烈时期?太夸张了吧?”
那个时代的元朝,可是横扫天下的啊!
“我说的是团结程度,不是说战斗力。”
朱橘解释道,
“总而言之,他们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朝中,从您往下,包括我老丈人在内,还有下面的将官、士卒,都把这支强劲的队伍看做落水狗,想着在对方身上刷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