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厌辞从身旁的尸体处拔下箭簇,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捂住皇帝的嘴,一手牢牢将箭送进皇帝的心口。
鲜血溅到瓷白无暇的脸庞上,如雪地中绽放的点点红梅,红得妖冶,让人心惊。
皇帝震惊地看着那双带笑的偃月眸子。
“陛下回头肯定会问,为何安京城内会出现如此危险的火枪。”裴厌辞看着他,温柔地轻声道,仿若呢喃。
扒拉自己的手渐渐失去力气,双眼渐渐涣散。
“陛下肯定怀疑我的用心,与其这样,不如让陛下别操那么多心。”
他横手将他松弛的眼皮盖上。
“你知道的,我一向很贴心。”
他将脸上和手上的热血用帕子擦拭干净,一脚将皇帝踹出龙椅。
瞬间,又有几道箭矢射到了皇帝身上。
“陛下——”
姜逸带着大宇士兵赶来时,正好看到裴厌辞扑倒在皇帝身前,以身护驾。
殿内众人齐齐望去,只见皇帝身前已中数箭,已经断绝了气息。
裴厌辞眼含热泪,遥遥望向殿门口的姜逸。
“陛下,驾崩了!”
“此仇不报,枉为大宇人!”
出殡
庆宁六年三月廿六凌晨,大宇皇帝驾崩于京陷之乱,享年五十三岁,史称孝明帝。
以他的死为开端,这场乱局开始走向当时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终点。
次日,戚澜残部北上逃亡,路遇徐向前部军,被俘于享州。
四月初八,张东勤前往双峰关,与大熙商议和谈事宜,大熙使臣遇袭,双方都指证是对方的手笔,谈判崩裂。随着安京被短暂攻陷、皇帝的驾崩的事情被世人所知,朝野四海群情激愤,裴厌辞趁机改动了军籍制度,参兵人数达到数百万之多。
初十,姜逸率领五十万兵马陈临边境,跟着带来的,是徐向前独自被召回京的圣谕。
大熙兵马直抵皇城,遭致皇帝遇害,他身负莫大的罪过。
他的回京只是一颗投湖的小石子,朝廷里早就暗潮涌动,波诡云谲。
谁是王朝的下一任帝王?
这件事情裴厌辞关心,崔涯关心,顾九倾更加关心。
孝明帝死得太突然,连圣谕都没有来得及写。
四十九日孝期还未过,简吉安作为太子座下第一人,已经暗中联络太子党势力,提出准备让顾九倾祭天登基。
首当其冲,崔涯就反对。
顾万崇现在手握北衙禁军,如果直接宰了顾九倾自己当皇帝,顶多有个得位不正的名声,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重要的是得到眼下的天下。
顾九倾的劣势很明显,他没有兵权。
东宫十率只是个挂名,皇帝从来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导致他如今朝中一片局势叫好,却苦于没有兵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