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如果尴尬能具象化,现在的庄筱已经戴上了三斤的小丑面具。
“你笑够没有!!”她羞赧地锤了常宴清胸口一拳,自从她突然冒出了“大大”的称呼开始,他的笑就像拧不住的水龙头一样汩汩流出。
“对、对不起。。。。。。”他才说完,低头看到她红透的脸,扭过头去努力忍笑了,胸膛不时还是因笑而上下起伏。
直到飞机落地那一刻庄筱都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感觉——大概是在机上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男朋友笑话我”“这个男朋友有点不想要了”的吐槽中。
最终她落定了对他的专属称谓——小常同志。
好听,真棒!
香港的顾客是个大有来头的老板,属于黑白通吃的那一类,因此来借机的人多多少少有点惊到了常宴清。
“安心安心,有些老板比较喜欢这样的排场,显摆显摆。”庄筱和他坐在后座,瞄了眼开车的戴墨镜司机,捂着自己的嘴小声说道:“通常这种老板出手都很大方。”
常宴清看了眼着华而不实的内饰,联想到这辆座驾的身价,点头认同:“看出来了。”
在认识她以前,他对纸扎手艺人的刻板印象是他们都会窝在混黑宽敞的水泥地大仓库里扎着阴森恐怖的纸人,万万没想到还能像她这样四处出差做定制。
庄筱玩弄着他的手掌,漫不经心地回道:“小常同志,不是所有手艺人都能像我这样的,我得承认,我是靠着背后家族的富裕和人脉才做出了今日的名气。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仿佛不配加入他们手艺人的行列,因为。。。。。。我没有他们纯粹。”
普通的手艺人更多是驻守在乡村,见证了村里熟人们的生死离别,操持着送乡人最后一程的人生工作;又或者隐匿在大街小巷,安静地看着人们的烟火日常,等待着为伤心人扎一个纸人。
“我以为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是有足够自信的,小小。”常宴清握住了她的手,挪到自己的唇边,轻轻吻了一下,“我不了解你们的行业,但我想我还是比较了解你的。你的同行经营纸扎店的模式和你一样吗?”
庄筱想起了自己的“人间烟火”,摇头,“其实有些同行不太认同我做的纸扎,因为和传统有些背离,他们说我做的纸扎没有灵魂。”
从古至今,纸扎其实承载了中国人许多的情感和记忆,虽然那些纸人纸马纸屋不比现代的豪华美观,但独有它的一份魅力。庄筱从不否认这一点,只是她也想在这个基础上跟着时代一起创新,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美。
“所以你和你的同行们其实各有追求,他们更在意传统艺术的传承,而你希冀能给手艺添上创新的色彩。”常宴清引导她,“正是因为你们走的路不一样,你开创了属于你自己的路,你不必和他们一样。”
他看过她的作品,也见过她工作时候的认真,他知道她并不比同行的手艺人缺乏情感,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方式上面和大家大相径庭。
“独特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的,你给你们这个行业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就业方向,不是吗?”虽然不同顾客能负担的定制额无法统一价格,但是一个新颖的提高手艺人手入的好方向。
庄筱其实明白这些道理,只是从一个圈外人嘴里听到,心里总归是有些触动的:“你不觉得我这样很市侩吗?比起传统的作坊制作,我定价更高,甚至有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