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福利院的院长告诉她的,当时?就是叮嘱她们要珍惜教育的机会,在过?去那个年月,哪怕父母双全?的孩子,也有很多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苏浔自己对于教育这一块也是很重视的,她这边每个厂都办了夜校的。帮助工人提升文化水平。做这一点,自然也不光是为了工人,苏浔是自己觉得单位的人才素质越高,企业才会发展越好。
深市这边见苏浔坚持,自然也只能按照苏浔的要求来招人。
基本工资范围以及福利待遇,招工人数算出来之后,深市就和附近的地?区政府进行?联系。
为了方便?工人,自然不可能全?国招,就在这附近招人,也方便?工人回家?。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给这临近地?区的许多人带来工作机会。
现在信息传播还算快。一个电话通知过?去,各地?区就开始组织起?来了。
“招工了,政府组织招工去深市做工赚钱啦!”
各村村委开始选拔人了。
每个村的名额自然不多,但是符合条件的也不多。
听到这个招工要求,不少兴致勃勃的人都和浇了冷水一样的。光是学历这一点,就卡住了。
但是也有符合各方面条件的人,只觉得天?降馅饼。
才参加秋收劳动,满身辛苦从田地?里回来的王春燕看到这个信息,顿时?欣喜若狂。
往家?里跑着?,喊着?要去深市做工。
王春燕成绩好,能上?初中全?靠坚持。当初哪怕被她爸妈打,也要坚持去上?学,还跑去初中求校长和老师来家?里做思想工作,这
才能坚持去镇上?把初中给念了。
念完初中之后,回来种地?,没少被家?里人念叨。说那几年书白念了,屁用没有。还少干许多活儿。
王家?父母思想落后,见识少,完全?不懂教育有个什么?用。别?说闺女了,就是儿子,也不准备送去念什么?书的,读个小学不当文盲就成了。
但是事关赚钱的事儿,两人就积极起?来了。这会儿两口子听王春燕说了这个消息,也赶紧跑去村委打听。
一去才见到村里都在打听这个事情。
村干部们就将厂里招工的情况通过?大喇叭再次广播了一次。
听得村里人心头火热。光工资就有一百多一个月啊。
这比城市工人工资还高吧。
而且还包吃住呢,发工作服。什么?钱都省下来了。
乖乖哟,这可真是赚得多啊,比种地?赚得多很多啊。
报名的人一拥而上?,各种关系都扯上?了。名额并不多,村里自然不能都录取上?。
王春燕就被录取了,因为男女工都有名额。而村里念了书的女孩子真不多。所以她竟然是不需要竞争,就直接报名录取了。
王春燕爸妈直接傻眼了。就这么简单?
原本以为,村里干部家的孩子先录取,然后村里体面人家?第二批,轮到自家?肯定?没名额了。
结果闺女就这么录取了?
村干部道,“名字只是报上?去,能不能录取还要去厂里看,听说有个入厂考试的。所以报上?名的人都回去准备准备,把以前的课本翻一翻,可别?去了厂里被退回来了,那可丢人了。”
王春燕就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随着?爸妈回了家?里。
她爸妈还有些恍惚,但是王春燕自己倒是已经开始翻找课本了。
“燕子啊,你就别?下地?了,在家?里看书。争取能进厂里上?班。”
这一点脑子,王春燕爸妈还是有的。两人立马意识到这是天?大的好机会。以后大家?知道这个好事,女娃子念初中的肯定?就多了。以后自家?下面的孩子可能就没这个机会了。
当天?,一些念了小学就不去报名的孩子,就被送去初中了。哪怕已经开学一个月了,也坚持要送进学校去念书。
这里面大多都是辍学的女学生。
毕竟工资太有诱惑力了。一个孩子出去打工,赚回来的钱比家?里一年都多。
留在家?里干农活,不如出去念书。以后去外?面当工人,那可不得了。就连有胆量有上?进心,但是学历不够的成年人,也跑去中学打听,能不能继续回去上?学。
王春燕在家?里收拾东西,叮嘱父母让弟弟妹妹坚持念书。“这还只是一家?厂招工呢,以后肯定?有更多厂要招工。我先出去看着?,有机会就介绍你们出去。所以书还是要念,否则条件达不到,也进不去厂。”
她一向有主见,这次又证明她的正确,没有什么?见识的爹妈这次倒是点头听了话。
这会儿能够从农村走出去赚钱的人,简直凤毛麟角,所以满村子的人都在羡慕这些成功报名的人,期待下一次自己也能出去。
这种羡慕的眼?光,让老实巴交大半辈子的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风光。深切体会到一个家?庭出了一个“文化人”是多么?的好。
基层工人的招聘自然有人负责,苏浔只需要面试日化厂的厂长。
因为日化厂规模太大,不可能用身边没经验的人,所以苏浔还真是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厂长才行?。
最终,史密斯为苏浔推荐了一位厂长人选。他放出风声?需要招人之后,有意向的人很多。
史密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考虑,推荐了一位叫马瑞的华人。
对方在一家?大型日化公司担任高层十几年了。经验非常丰富。在国待遇也是很好的,对方愿意来,是因为想要成为大型日化公司的总经理。也因此,他的意向非常强烈,可以立马就出发前往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