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要求效率的纪知州,竟然在这种事上放慢脚步,也是稀奇。
纪元知道手底下的人想要政绩,想快点离开镇南关,乃至快点离开滇州府。
纪元神秘一笑,指了条明路。
“先做吧,手头的事情做完,还有另一件极为重要的差事等着。”
“那件事做好了,本官保证大家平步青云。”
纪知州是个从不夸口的。
别说百姓信他,就算这些官员们,早就潜移默化相信他了。
同知立刻道:“纪大人,您说的什么?”
“春耕之后修路吗?还是您要扶持本地的官学。”
“那些水渠也能修得很好,或者说把橡胶买卖做好了,咱们就成了?”
等会儿,事情怎么这样多?!
他们什么时候也卷起来了?
纪元好笑,抬头道:“比这些事更好。”
纪元看着远方:“等朝廷的人下来,咱们就去做。”
自然是等朝廷武将下来,他跟邬人豪就可以腾出手,去南边找占城稻了。
但占城稻这种,说起来太为神奇,还是等见到东西再讲。
手头要办的,就是方才镇南关同知说的。
修水渠,春耕,修路,同时整顿本地官学。
一件件的,似乎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
就算是本地的户均耕牛量,都要往后排一排。
本地人没有银钱,如今提这个没什么作用。
还是先好好耕种,休养生息,总会得来的。
毕竟隔壁就有养殖场,他们缺的就是银子。
纪元在这边忙得飞起,隔壁宁安州的官学也办起来了。
纪知州直接指派的人,还是个女子,更是流放过来的,自然引人注目。
特别是衙门里的李知事。
这位李知事虽是举人出身,却一贯爱酒,被分到这么远的地方之后,更是酗酒成性。
再早之前,纪元曾经想让他把官学办起来。
可那官署刚打开,李知事听说纪元是被贬过来的,一下子炸锅,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做,觉得跟着纪元做事没前途。
纪元给过一次机会,便不会给第二次。
等纪元成为本地知州,李知事更是直接被边缘化,甚至也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
他是真的怕纪元报复。
宁安州发展得越好,他心里越不爽。
如今看着一个流放过来的犯官家眷,竟然要接管本州的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