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赵承宴退不退婚,关她什么事?
有钱人家的女眷,真是吃饱了撑的!
柏凤仙会意。
心里很替苏景姝鸣不平,她们招谁惹谁了?
重颜赶到永安府景园的时候,赵承宴刚刚从南直隶办差回来,他日夜兼程,路上都不曾歇息,眼睛都熬红了,还在强打着精神听冯守吉念经般分析京城的局势:“西北前天来了信,说冯国舅跟皇上多要了半年的粮饷,说是以备不时之需,他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让皇上放心,人一旦有所贪,必定不会成大事,他觉得他越是这样,皇上就越放心,昨天朝堂上所议之事就是该不该给他这半年的粮饷。”
重颜站在边上,屏住呼吸听。
身子有些昏昏欲睡。
还是在九穗堂好,无拘无束的,还有牛肉干吃。
他现在一听冯先生说话,就想睡觉。
“我猜朝堂上早已经分了给和不给两派,是不是?”赵承宴更是瞌睡,三言两语地表明了立场,“皇上虽然忌惮冯国舅,却还要倚重他,去年大部分州县还是丰收了点,国库还算充盈,只是这半年粮饷是万万不能给他的。”
“属下跟主子的意思不谋而合,也觉得不能给他,只是东宫在朝堂上公然力挺冯国舅,引经据典,就差告诉众人,若是少了一颗粮,就寒了边境十万将士的心。”冯守吉扭头看了一眼木头桩子般的重颜,重重地咳了一声,“御史台的人倒是齐心,也说不能给,还说东宫应该避嫌,不宜讨论此事,气得太子反唇相讥,说他们只会耍嘴皮子,误国误军,皇上也被众人吵得头疼,说改日再议。”
正常情况下,大齐是五天一大朝。
三天一小朝。
为了粮饷的事,几乎天天都要上朝商讨。
众人叫苦不迭。
就连皇上也烦了,索性一言不发地听两帮人吵来吵去,到现在还是没有定论。
“那就拖着吧!”赵承宴最是了解这种朝会的套路,通常拖着拖着事情也就黄了,追加粮饷的事也会不了了之,归根结底是皇上不同意罢了,但皇上又不能明说他不愿意,只好让他们吵。
然后吵得没意思的时候,再揪出另一件事情来把粮饷的事压下去。
冯国舅心知肚明,自然不好再坚持。
然后他会禀报边境不稳之类的,让京城上下忧心,最终会多给他一些粮饷,但绝对不是半年的粮饷。
冯守吉更是老狐狸,摸着下巴道:“明天我继续让人四处买粮食,囤在秋水台那边,若是冯国舅再出什么幺蛾子,就换咱们的人上,我倒是盼他更猖狂一些,早早把他拉下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只要有粮食,就不怕。
“南直隶沿海一带扶桑海盗猖獗,民不聊生,冯国舅定是早已知道此事,所以才会如此为难朝廷。”赵承宴捏着眉头道,“此次我奉命去请曾老将军出山抗击海盗,哪知曾老将军年迈,还患有腿疾,连走路都费劲,我倒是不忍心让他带病出战,此役没个一年半载是做不成的。”
重颜听着更加纠结。
主子忙于公务,身心疲惫,他该不该把九穗堂的事说给主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