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拿下?云南的李令月,还不知道,她这一封封捷报送回长安,竟引得朝堂上下?又是?一阵暗潮涌动。
即使她知道了,她估摸着也不会?放在心上。
这些年来?,诋毁她的人就从来?没有少过。后来?,那些人眼见着直接抨击她的人一个个都?挨了武皇的削,这才转变了态度,开始对她明褒实贬,或者实行“捧杀”策略。
李令月都?习惯了,她虽然人没有回长安,但她对长安城的局势并非一无所知。
她相信武皇不会?听信谗言,如今,她也时常给武皇写信联络感?情。只要?武皇对她的信任始终不动摇,那些人怎么说她,她又何必在乎?
李令月不是?不知道,武皇希望她能尽快回到京中?。可她更想?趁着朝中?有武皇坐镇,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好好在外打拼,拔除周边诸国对大周的威胁,扩张王朝的势力范围。
在这过程中?,她的确会?遇到一些危险和挑战,但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若是?一点儿险都?不肯冒,又怎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之人,在她看来?简直就是?闲得慌。
他们还是?工作太少了,要?是?他们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也就没空想?些有的没的了。
况且,大周现在明明有机会?把蛋糕做大,让每个人都?分得更多的利益,某些人却?只知道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跟自己人争来?争去?,实在是?鼠目寸光。
此时,李令月正在统计云南人口,安抚云南民众,收编六诏残余势力。
这些工作,她在别的地方做惯了,早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对云南十分了解的逻盛在一旁帮忙,一切自然进展顺利。
李令月是?个懂得放权的好主君,反正日后,这云南的政务还是?要?交到逻盛手中?的,她只在大事?上把个关就好。
将政务分出去?的李令月自然也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了解云南的现状。
李令月在云南境内视察民情时,发现泸沽湖畔有一支母系社会?族群。
这支族群便?是?摩梭族,他们男不娶,女?不嫁,实行着古老的“走?婚”制度。
摩梭族的姑娘和小伙子若是?相互看对了眼,男方晚间便?去?女?方家里过夜,天亮之前离开。
女?方生下?的孩子,由女?方的兄弟姐妹共同抚养,与男方没有太大关系。
在摩梭族的大家庭中?,男孩和女?孩一样重要?,都?在为大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女?孩才是?家族的延续。
如果摩梭族的姑娘和小伙子感?情走?到尽头了,他们可以随时终结这段关系,然后开始追寻自己的下?一段恋情。
在这样的家族中?,老祖母是?家里的顶梁柱,亦是?家中?最有地位的人。
李令月身边的士兵们在得知,世界上竟存在这样的社会?模式和家庭模式时,都?感?到十分吃惊。
一些人觉得,摩梭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难以接受,这打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做父亲的居然可以不用?抚养自己的孩子,那要?他何用?呢?且夫妻之间不必对彼此负责,这种关系,也未免太散漫了吧?
另一些人则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有感?情了就在一起,没有感?情了就分开,也好过做一堆怨偶。
这种以女?人为主导的家庭模式,也让一些女?兵感?到十分兴奋。
男人可以成为一家之主,为什么女?人不可以呢?
至于,女?人无缝衔接,可能导致分不清孩子的父亲是?谁,这在一些人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正孩子又不用?父亲来?养,孩子和父亲彼此对彼此也没有什么义务。
是?亲生的又如何,不是?亲生的又如何?
李令月率领亲兵刚刚来?到摩梭人聚居的村落时,周围的百姓看着他们,有些惴惴不安。
他们的到来?,就像是?为这个原本平静安详的村落摁下?了暂停键一般。
好在李令月知道该如何与百姓相处,她带了些粮食和布匹过来?,散给村中?的摩梭人。她对这些人说,日后,他们这里就是?大唐的国土了。他们既然归大唐管辖,大唐自然会?善待他们,帮他们解决一些难题。
李令月亲切地向摩梭人询问?,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
当摩梭人将粮食和布匹拿到手的时候,他们看着态度诚挚温和的李令月,也就渐渐放下?了戒心。
他们告诉李令月说,他们这里,曾经被吐蕃统治过,后来?,吐蕃不知怎的,又放松了对他们的管辖。他们有时候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哪一国的人,反正,谁来?找他们收税,他们给谁交税就是?。
现在,大唐的储君来?到这里,告诉他们,他们成了唐人,他们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大唐的统治者看上去?对他们心怀善意,不仅给他们发粮食和布匹,还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想?法。
这些摩梭族百姓从来?没有在吐蕃那里得到过这样的尊重,没有对比便?没有伤害。从前,他们对谁来?统治他们,感?到无所谓。如今,他们不禁开始盼着他们归属大唐的日子能够久一些。
摩梭族的百姓们与李令月和她带来?的亲兵混熟后,他们热情地邀请李令月和她的亲兵去?他们家中?作客。
李令月并未拒绝。这是?一个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的好机会?,也是?了解他们文化的好机会?。
在摩梭人的家中?,李令月一行人享受到了贵客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