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国也惊了,“这麽多?”
时听雨道:“这次再版的印数比上次翻了一番。”
原本能拿五千,这次直接干到了一万二。
陆卫国见自家媳妇还有点回不过神来的模样,安抚道:“没事,这是你应得的,你要是单独卖画,价值比这个高多了,不要有负担。”
时听雨也不是矫情,就是觉得这钱有点太扎眼了。
尤其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现在万元户都少,她再版一次就赚到了。
这事可不能走漏了风声。
不过她又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些报导,新中国成立到大革命之前,稿费都是很高的。
当时上海的翻译家钱春绮老师,翻译了一本《诗歌集》就拿了八千的稿费,那时候工人工资还不如现在高呢,真是的一本书一座四合院。
这麽想着她又淡定了下来。
没事,只要不被邻居们知道就成。
翌日,时听雨去了邮局一趟,给出版社回了个电话,告诉对方对於再版的数量和版税她没有意见。
打完电话交过钱後,她顺便把上次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寄到陆爸陆妈那里,都说了这书她没了,老是放在这边,要是哪天露馅儿了也不好。
这次她还把画好的《忠犬》第二个故事寄到出版社。
如果第二个故事没有问题的话,到时候又有一笔进帐了。
这次出来,时听雨给自己补充了些画材,家里有的颜料快用光了,画纸也得再来点。
这一次时听雨乾脆一次性多买了些。
放一半进空间,剩下的放在明面上。
此时国庆已过,天气也日益冷了。
想着再过不久就要入冬,到时候得买点衣服给她爸妈寄去。
当初被下放的时候,他们能带的东西不多,一些稍厚一点的衣服,还是後来安顿好了拜托陆爸陆妈给买的。
当初买的时候是新的,送到牛棚的时候,外面已经被陆妈用旧衣服缝了些补丁在外面。
看着好好的衣服瞬间变成了“破烂货”,看得陆妈当时心里头就直抽抽。
买衣服不能只买给她爸妈的,两家的老人都要顾到,东西太多,她准备等陆卫国哪天休息了一起出来买。
毕竟陆爸陆妈的尺寸她现在还不知道呢。
回去的时候,时听雨带了一些画材以及水果回去。
她空间里被她慢慢地种了不少的水果下去,现在也都能吃了,这次正好多拿点出来。
还有板栗,之前的野板栗也熟了,她也拿了些出来。
这次回到家属院,见到她的人总是会时不时地跟她打声招呼。<="<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