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羡泽要让当年东海的传闻成真——
当他赶到汀山西侧,却疑惑的发现暗渊魔气虽然浓重,但只是有几十只魔兽现身,咬伤了低阶弟子十余人,并未造成太大的损伤。
而随着后续传来的消息,垂云君昏迷后苏醒,只是身体似乎突然垮下去,明心宗已然离开汀山。还听说是千鸿宫少夫人心善,先发现他昏倒的。
丁安歌并非被魔修所伤,而似乎是被剑客袭击,如今元山书院由他那位皮肤黝黑的师妹掌握大权。
这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几十年没有举办的仙门大比如同草台班子,登时就乱了,最终在混杂恐慌中草草收场,没有人再提东海的事情,仿佛一切都像个警告。
警告任何人不应该打东海的主意。
暗渊附近。
羡泽俯瞰着那片黑漆漆的深渊,魔气正从中涌出,她并不觉得这些魔气给她带来痛苦,反而像灵气一样,仿佛也能吸纳体内,成为她的一部分。
“我以为这里会演化成西狄那样的惨案呢。”羡泽头戴幕离道。
葛朔则面色不大好,他垂眸凝视,道:“差一点,我能感觉到魔气一瞬间极其汹涌,但似乎因为你从千鸿宫云车来到会场,那些气息骤然消散了,最后只有一些魔物出来作乱。仿佛是他也在吓唬这群修仙者一般。”
羡泽不言,眉头紧皱。
那不知名的魔就像是她的影子,她的空气一般,始终阴魂不散在她周围……
……
不论宣衡内心有多抵触,他终究是回到了千鸿宫。
宣琮没有跟着回来,他只是临走前给宣衡敬了一杯酒:“什么时候吃席,我会披麻戴孝回来的。”
仙门大比余波未平,当他刚回到千鸿宫刚处理手头堆积的事务。却没想到,就在某日傍晚,他听到了似钟鸣玉碎的嗡鸣,长久回荡在群山之间,灵力如波涛般破裂涌荡。
他惊愕起身,站在主殿台阶上往远处看去,就看到身边亲信御剑飞来,几乎是跌下剑到他身前来:“少宫主!纳载峰的结界解开了,好像是、好像是卓鼎君出关了!”
第114章
宣衡心里一跳,他忽然想起羡泽之前说他很快就会达成自己的想法,再想到她回到千鸿宫之后的心不在焉——
此事必然惊动了很多人,他不敢迟疑,立刻前往。
宣衡赶到纳载峰对面的石台时,已经有不少长老宗亲汇聚在那里,结界虽然打开,但峰顶洞府的大门似乎还未开启。
在这些年宣衡的高压下,没有人敢先一步接近纳载峰。而纳载峰周边有不许御剑飞行的禁制,宣衡安抚众人,并以术法幻化出登云石阶,靠近洞府。
行至纳载峰峰顶入口处,他却发现洞府青铜大门仍然紧闭着。
看似是卓鼎君打开结界,仍然未打算正式出关,宣衡却察觉到,厚重青铜门前地上的青苔有刚刚被刮蹭开的痕迹,一侧的门把也微微歪斜。
有人已经拉开门进去了!
他接触青铜门,正要运转灵力拉开大门,却发现门上浮现一层淡金色的禁制,灵力精纯浩然,仙气淡淡,弹开了他的手——
这禁制虽然是刚刚封上,但术式却相当古老。
他和宣琮都对纳载峰结界无从下手,唯有可能解开的,只有……羡泽。
她进去了洞府,然后将门反锁上。
宣衡本来不抱希望的打开尺笛,因为过去羡泽数次离开千鸿宫,都会把尺笛仍在鸿鹄殿的桌子上,让他无迹可寻。
但此刻他打开尺笛,却清晰看到她的方位就在纳载峰中。
是她没来得及扔下尺笛,还是说这是有意告诉他的讯息?
宣衡拿起尺笛靠在唇边,却不知道该开口说什么。
她是为了寻仇而来,绝对不会放过卓鼎君。
他不会也不想劝阻她。
宣衡走下石阶,对众人只说是卓鼎君解开结界,但还未正式出关,想必过段时间就能出来会见众人。有些长老宗亲脸上显露出怀疑或不安的神情,还有些人看出宣衡的魂不守舍,当做是他害怕自己失去地位的惶恐,内心正在幸灾乐祸。
宣衡回到鸿鹄殿,殿内一片昏暗,没有她夜间习惯点起的连片烛火,房间里安静的像是他随时能听见儿时风吹的呼啸。
宣衡躺在床上,瞪着床帐,毫无睡意,他忍不住将尺笛靠近在唇边。
宣衡想说不论她做什么,他都愿意与她站在一起,可这道门终究隔开了他,宣衡犹豫许久,也只是叫了一声“羡泽”。
尺笛上的光点表示他的讯息已然发出,而她当然不会回他。
整个千鸿宫的气氛就在结界解开后骤然变化。
有人担心说卓鼎君是否养伤失败,早已身陨,可是看着经纬仍未褪色;也有许多人揣测,宣衡的地位会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动,千鸿宫是不是要变天了?
毕竟很多老人还记得少宫主当初多么不被卓鼎君所喜,甚至有些恐惧于宣衡的长老,早就想好要收集宣衡这些年残忍杀害数人的证据,交予卓鼎君。
在解开结界之后大约十日左右的某日深夜,千鸿宫数座大钟忽然在夜间齐鸣晃动,击碎了安静的夜色,惊飞起无数沉睡的鸟儿。
等到众人闻声赶到纳载峰前,却发现登云石阶已经升至半空中,依稀只能见到少宫主一人的身影接近了青铜大门。
宣衡站在那道青铜门前,此刻门已经打开了一人宽的幽深缝隙,似在邀请他进入。
他低头看着尺笛,羡泽的方位正在其中。
宣衡深吸一口气穿过门缝,缓缓走入了青铜门的另一边,眼睛许久后才适应眼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