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我在现代留过学 蚂蚁文学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第3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第3页)

他赶紧摇了摇头,太荒诞了!

……

登州。

苏轼此刻正在登州的海边,巡视着一座在冬天,建立起来的码头。

已经有渔民开始出海打鱼了。

登州的近海海湾,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但,过去的人们,却很少出海打鱼,主要是因为海上危险,一旦遇到风暴,就会船毁人亡。

其次,则是大多数百姓,根本购置不起渔船,更买不起在海中捕鱼的渔网。

买得起人,则不可能吃的了出海的苦!

直到苏轼到来。

他在偶然间尝到了海鱼的鲜美后,就大力的开起渔业来。

去年七月,苏轼上任不久就从登州的宽剩钱里拿出了三千贯,用来建立了一个官营造船厂。

这个船厂,主要生产小型近海渔船。

然后,苏轼将生产的渔船、渔具,租给了那些自愿出海打鱼的渔民,并和他约定好,租金就用鱼获来抵偿。

一般是四成的鱼获。

同时,苏轼还亲自推广海鱼鱼干,到处送食谱。

甚至还写了一《水调歌头。重阳日食登州鱼》的词。

在他的推广下,登州东坡鱼之名不胫而走。

登州海鱼干不仅仅迅出现在了登州士民的餐桌。

还出现在了附近的莱州、密州、潍州等地。

甚至就连汴京,也有商贾来登州收购。

登州鱼干的名声,一炮打响。

渔民们的鱼干,不再愁销路。

官府也赚到了许多的钱,去年虽然才打了几个月的鱼,但也赚到了一千多贯。

预计今年就可以收回全部的投资!

明年开始就全是盈利了!

为此,京东路都转运使熊本,亲自来登州看过,称赞他的举措——便民利国,实社稷之善政。

还打算表奏朝廷,为他请功,更要在整个京东路的沿海地区推广。

但苏轼劝了下来。

因为,他感觉起码得在登州推行三年,有足够经验,总结出制度,才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

不然,恐怕就会害民了!

苏轼骑着马,心满意足的绕着登州府城蓬莱外沿海的那几个渔船码头看了一遍。

看着那些渔民,架着渔船,从一个个码头出海,然后满载而归。

苏轼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不过,渔民们和他反应的问题,也让他有些忧心。

很多人都说——明府,我等小民,出海捕鱼,常有伤寒之患,却苦无医药!

这个事情,确实很难办!

渔民本就穷苦,请不起医生,也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何况,他们还住在海边,就算有钱,一旦有了急病,也难以请到医生!

“吾定可以想到办法的!”苏轼说着。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现,想起了偶像范仲淹在家乡创办的义庄、义学和义田。

“为何吾就不能在这登州,效范文正公故事,以官府之钱,创办一个义医院?”

“这义医院,有些拗口……”

“不如,就以养生民,济贫苦为名,号养济院!”

苏轼顿时浑身一个机灵,再也坐不住了。

他当即打马,带着随从官吏们,急匆匆的回到府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