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嘛。”
耶律洪基看着这个堂弟年轻的面庞,点点头,道:“朕给文忠王府一个面子。”
“那就等等吧。”
文忠王府可不仅仅是辽国皇帝手里的刀子,也是辽主沟通、联络汉地士大夫的桥梁。
在很大程度上,文忠王的态度,相当于汉地士人的态度。
第二天,耶律俨的奏疏,才终于姗姗来迟。
耶律洪基第一时间看完,然后命人召来了耶律弘礼。
“文忠王请看吧。”
“耶律俨到了南朝,还在拘泥于党争!”
“他难道不知道,耶律琚身负着朕多项重任?”
为了顺利将养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去南朝,耶律洪基可是给过耶律琚便宜行事的特权。
同时,为了让南朝可以同意加印交子。
他也坐视并默许耶律琚在这里面吃好处。
耶律洪基的态度很简单——他只要钱。
有钱就能买到南朝货物,有钱就可以支持战争。
支撑他吞并高丽,重建汉四郡的梦想。
耶律弘礼看完,也是叹了口气。
这耶律俨怎么就这么犟?
明明其陛辞前,萧相公(萧兀纳)、梁相公(梁颍)都关照过他。
此番南下,带上眼睛和耳朵就行了,有什么问题,回朝再议。
他为何要在南朝就和耶律琚闹起来?
而且,还被人先手攻击了。
耶律弘礼看过了耶律俨的奏疏落款日期,和耶律琚是同一天。
但偏偏却迟了一天到。
这迟到的一天,到底生了什么?还用想吗?
肯定是有人故意将他的奏疏放慢了传递度。
现在好了!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天子自然会将耶律俨当成挑衅、捣乱的一方。
没有办法,耶律弘礼只能安抚已经生气的耶律洪基,劝道:“陛下息怒,耶律学士也只是忠心王事。”
耶律洪基看着耶律弘礼,他自知道,这是南院汉人士大夫清流们的意见。
而征讨高丽,他离不开南院士大夫们的支持,更离不开文忠王府的支持。
只能勉强压抑怒火,问道:“依文忠王之见,该如何处置?”
耶律弘礼答道:“陛下,耶律学士弹劾奉国军节度使一事,并非空穴来风,其彻夜不归,显然是有通宋之嫌疑。”
别管是不是,先扣个帽子。
耶律洪基却满不在乎,他哼哼两声,道:“如今不比往常。”
“朕伐高丽正需南朝配合,奉国军节度使于南朝活动,打探南朝消息,与南朝大臣交游,是有益国家的。”
南朝的登莱,与高丽隔海相望。
若与南朝关系搞坏了,南朝可能会卖肾援助高丽。
辽国的水师,如今在海面上,只是勉强靠着陆上的优势压制高丽水师,根本不足以封锁海面。
南朝的商船,是可以直接泛海而来的,并躲过辽国水师的封堵,把甲械送上岸的。
“更何况,耶律琚等于南朝活动,采购南朝诸般典籍,大大便利于朕!也大大便利于我大辽文教!通宋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过去,南朝防大辽就像防贼一样。
辽使入境出境,都有专人监视。
一到汴京,更是直接关进都亭驿,活动范围被限制在都亭驿内。
如今,耶律琚等人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
辽使可以相对自由的活动。
甚至被允许购买南朝书籍。
除了南朝兵书和地图外,其他书籍都允许采买。
于是,大量南朝文集,被使团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