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女主角不太理解东方女性的含蓄表达方式。”副导演解释道。
“那就帮她理解。”胡爽说道,“组织演员们开个研讨会,好好分析角色。”
研讨会上,胡爽分享了大量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资料。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拍摄继续进行,各种难题接踵而至。
“这段音乐,我觉得可以再加一些民族乐器的元素。”
“这个场景的光线不够柔和,需要调整一下。”
“演员的情绪还不够到位,需要再磨合一下。”
胡爽一丝不苟地指导着每一个环节,力求完美。
屏幕上,男女主角正在演绎一场文化冲突下的情感纠葛。
“他们的眼神,动作,都缺少那种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施楠英也在一旁补充道。
“是啊,感觉他们只是在念台词,而不是在真正地感受角色。”胡爽叹了口气。
“得想个办法,让他们真正理解角色。”
“要不,我们请一些不同文化背景的表演艺术家来分享经验?”施楠英提议。
“好主意!”胡爽的眼睛一亮,“还可以组织演员们观看一些东西方经典爱情电影,对比分析表演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第二天,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表演艺术家来到了片场。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表演经验,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在东方文化中,情感表达更含蓄,更内敛。”一位来自日本的艺术家说道。
“而在西方文化中,情感表达则更加直接,更加奔放。”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补充道。
演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
接下来,胡爽组织演员们观看了《罗马假日》、《霸王别姬》等经典爱情电影。
他引导演员们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你看,赫本的眼神,多么含蓄,多么深情。”胡爽指着屏幕说道。
“而张国荣的表演,则充满了东方文化的韵味。”
演员们开始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角色塑造的影响。
他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绎角色。
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还是不够深入。”胡爽摇了摇头。
“看来,得给他们安排一对一的辅导课程了。”施楠英建议道。
“对,得让他们进一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胡爽赞同道。
于是,胡爽和施楠英为每位演员安排了专门的表演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根据每位演员的特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他们帮助演员们分析角色的背景、性格、动机,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
“你在这场戏里,要表现出角色内心的挣扎。”一位指导老师对男主角说道。
“他既被西方文化吸引,又放不下东方文化的根。”
“你要用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来体现这种内心的矛盾。”
男主角认真地听着,不断地练习。
另一位指导老师正在指导女主角。
“你在这场戏里,要表现出角色的成长和转变。”指导老师说道。
“她从一开始对东方文化的陌生和排斥,到逐渐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