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第一次知道,芯片加工生产,不仅是耗电大户,竟然也是耗水大户。
本就生产任务繁忙,还接了米国人订单的龙芯集团,一天的用电量就堪比一座小县城。
为了确保电力稳定供应,不仅双回路供电、本地部署紧急电源,还专门从林城市,建了一条特高压输电线,向龙芯集团供电。
至于用水……
龙芯集团不仅用水量极其恐怖,而且还不是直接用的自来水。
生产制造芯片过程中,他们要频繁用于冲洗的水,是洁净水。
因而除了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还专门建了一座大型净化水厂。
至于围绕芯片生产制造过程中,服务保障的的厂家,就更多了。
从高纯度的光刻气体、晶圆材料,到光刻、刻蚀、离子注入、抛光、检测等各类设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芯片加工产业链,基本就是高端制造业的缩影。
龙国半导体行业突飞猛进的背后,是惠龙集团与众多单位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
没有成百上千亿的疯狂烧钱,没有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呕心沥血。
哪能制造出顶尖芯片,让米国的科技企业都能放心代加工生产?
看完封装测试后,赵瑞龙带队来到了员工食堂。
采取自助餐模式的食堂,不仅菜品种类非常多,还有很多水果饮料。
王沣海以为葛钧山依然胃口不好,只会取一丁点儿食物。
没想到他今天竟然一反常态,弄了很多样菜在餐盘里。
落座之后,跟赵瑞龙边吃边聊,但聊的并不是技术问题了。
而是从芯片行业,聊到了整个科研体系的产学研三位一体。
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国企民企之间,应该如何有机结合。
半导体行业的迅猛崛起,早已证明龙国并不是没有科研力量和工业基础。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与足够的投资,完全可以迸出十分惊人的力量和效率。
坐在稍远处吃饭的王沣海,自然心里很是疑惑。
他知道赵瑞龙非常博学天才,对如何搞好高科技,有远目光和深刻见解并不奇怪。
他好奇的是……
葛老几乎早已众叛亲离,无权无势。
而且再过两天,大会一开,葛老就退休了。
体制中的人,都没有一个再亲近葛老的,早把他当空气了。
赵瑞龙又何必如此热情接待?
不仅将考察安排得十分专业硬核,还对葛钧山的提问有问必答,一点儿也不敷衍了事。
要知道,当初葛钧山支持的钟正国,可是没少给赵瑞龙的父亲赵立春添堵,调任离开后也没少制造麻烦。
葛钧山本人,虽然投票支持了汉东展高质量经济与军民融合战略,但过去也没少给赵立春制造压力。
但现在……
赵瑞龙丝毫没有将葛钧山,当做仇敌一样看待。
午饭后,一行人先到惠龙电子,观看各种电子产品的研与生产。
然后又到陆虎汽车总部,看了新车的研测试与老车的自动化装配生产。
最后来到了京州铺镇车辆厂,观摩了高铁列车的生产制造,了解了国产高铁的研制情况。
晚上入住京州惠龙宾馆,葛钧山的胃口比中午还好,和赵瑞龙边吃边聊,吃了不少东西。
回到房间后,很快便吃药洗漱睡下,让王沣海都没机会闲聊几句。
第二天早上,赵瑞龙准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