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穿越重生赵瑞龙 > 第468章 好人有好报系统的重磅奖励(第2页)

第468章 好人有好报系统的重磅奖励(第2页)

而越是先进复杂的工业产品,就越是需要顶级的工业材料。

就像没有各种先进的合金材料,航空航天就不可能展好。

连耐高温、耐腐蚀、耐温差的材料都搞不出来,动机都没有,还怎么上天?

而大到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几十万吨级大型油轮,小到圆珠笔头的滚珠、塞血管里的支架。

顶尖的工业产品,需要顶尖的工业材料。

可偏偏材料又是一门极其深奥复杂的综合学科。

哪怕是人们经常所见所用的钢材,元素配比与加工工艺稍有不同,搞出来的材料性能都不一样。

因而顶尖的工业材料研,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反复尝试、不断优化改进,特别的耗时耗力耗钱。

也正因如此,国外那些具备顶尖工业材料研制与生产能力的企业,往往都是长期专注单一领域,持续深耕多年。

比如搞医疗材料的,就长期搞医疗,做特种合金的,就专注于研究特种合金。

他们依靠技术领先优势,让产品不缺销量,有足够的利润,又得以持续投入研,进而继续保持技术领先。

如此不断的良性循环,才能精益求精,研制出越来越好的材料,进而让下游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也越来越好。

就像人们熟知的芯片。

是有了更高纯度的晶圆、金属材料与电子特气,更好的光刻胶、试剂与陶瓷,以及其他众多更高性能的材料,才能加工出更高性能、更低能耗的芯片。

有了更好的芯片,才能制造出性能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电子产品,否则造老式按键手机的材料科技水平,是永远也不可能造出智能手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顶尖工业材料方面……

起步晚、底子薄、积累少的龙国。

不是奋起追赶几十年,就能在所有材料领域,都能位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国人一向不跟单个国家相比,从来都是向世界顶尖水平看齐。

哪怕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通信、电力等很多领域,都已经不算太差。

一听说圆珠笔的笔头滚珠,竟然还需要进口,心脏支架、血管支架、人工牙齿等等还是进口的好,就必然有人嘲笑国内材料工业不行。

殊不知,有些顶尖工业材料之所以没搞,不是技术难度太大,而是这种材料的市场体量太小,在能进口的前提下,完全没必要自己研制。

就像圆珠笔的笔头滚珠,要想写得丝滑长久,对加工制造所需要用到的笔尖钢,材料特性要求是挺高,但对于一个钢铁大国来说其实并不难。

之所以没有专门研究制造,完全是因为哪怕一年生产三四百亿只圆珠笔,也就消耗一千余吨笔尖钢,这对年产量动辄以千万吨计的钢企来说,需求量实在是太小了。

稍具规模的钢铁厂,随便一炉钢水都几十吨!

这也就是意味着随便冶炼几炉笔尖钢,就足够全球一年的需求。

而钢铁厂的生产线,哪能是炼几炉就可以随便停产转产的?

改造生产线的成本不小,停炉重启的代价也非常高。

所以钢铁厂的生产线一旦启动,就不能轻易停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钢价下跌,钢铁厂赔本也要持续生产。

那么为了每年区区一千多吨笔尖钢的市场需求。

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究,然后还改造一条生产线用于生产吗?

除非有人天天拿这件事攻击贬损,都到了损伤国人自信和民族尊严的程度。

为了争一口气,下达了政治任务,否则没有哪个钢铁企业愿意干这亏本买卖。

如今,有了系统奖励的顶级工业材料技术大礼包。

研制各种高科技产品,就不用再担心没有合适的材料!

缩短的研周期、节约的科研经费、提升的产品性能……

种种好处,显然难以用金钱来衡量这个礼包的价值!

从今往后。

惠龙集团大规模投资入股或兼并收购,大量从事各种材料研制生产的企业。

一旦掌握顶尖工业材料的供应,不就相当于掌控了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命脉吗?

就像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尖端科技产品,必须要用大量稀有金属材料,少一样都造不出来。

而钕、钐、钆、镝、镱、镥、钇等金属元素之所以稀有,就是因为含有它们的稀土矿,全球储量都特别少。

并且稀土矿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提炼等工艺,才能获得稀有金属,进而跟其他材料进一步合成,制成不同用途的稀有金属材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