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妙手回春小神医漫画 > 226驻京吧(第1页)

226驻京吧(第1页)

只不过,吴牧云静下心来,算了算价格,发现不太行,后加的这个方子,成本略高,如果全面铺开的话,差不多相当于将每包烟的成本提高五块钱左右。

这是烟草集团绝对不能接受的,毕竟他们现在一包烟成本也就两块钱。

略有遗憾,但并不影响“京华”这个品牌的推广,因为它本身就定位于高端香烟,是和“中華”香烟来PK的。

至于健康,吸烟有害健康六个字,正大光明地写在烟盒上呢,靠中药,不如靠人民的自觉,不抽,自然就健康了。

不过当吴牧云说了成本的事情之后,沈琼还是有点犯难,即便是高档香烟,多出来的五块钱成本,也有点太高了,她做不了主。

而且,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方子所需要的草药,国内产量比较小,万一这款烟卖火了,很可能需要从东南垭进口草药,那样势必会进一步推高价格,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要不这样,”吴牧云建议,“可以推出两款,一款是基础款,不带配方的,正常销售,一包五十元左右,相当于普通软中華,另一款是限量款,不定期生产销售,相当于3号软中華。”

沈琼点头:“这倒是个办法,而且,咱们这个限量,可不像中華那样故弄玄虚,而是货真价实的限量款。”

抽烟的烟民大抵都听说过一个关于“3号软中華”的传说,软中華的烟身上,有1、2、3三种标号,代表着不同的生产线。

虽然三款烟定价都是一样的,不过在具体市场上,因为3号软中華一货难求,往往会被商家暗地里抬高价格。

奇怪的是,消费者居然也都比较认可。

尤其是一些正商界大佬,更是对“3号”趋之若鹜,如果别人给他送软中華,不是3号的,基本不收。

他们相互敬烟的时候,也会以“不是3号”为耻,基本不会拿出来和别人分享。

所以造成一种“成功人士”只抽3号软中華的现象,更进一步推高了3号的价格。

实际上,3号软中華和1、2号,从配方来讲,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是卷烟生产时流水线的班次代号而已,并不存在质量及工艺上的差别。

这一点,沈琼再清楚不过了,她甚至因为这个“谣言”,亲自去了一趟沪上卷烟厂,品尝了三个流水线班次的成品香烟区别,以她精密仪器一般的嘴,真的品不出区别。

因此,3号软中华,只是个传说,觉得3号更好抽,完全就是看见烟管上的3字之后的心理作用。

下午,沈琼回办公室,将此事写成报告,呈交总菊,总菊本就对这款新烟高度重视,听说还有意外惊喜,让沈琼马上把样品送去总菊,多送点,他们要召集全国烟草系统的各路大神们,开个品鉴大会。

如果这款“京华”,在品鉴会上大货成功,得到南北各地卷烟厂大佬的一致认可,那么,下一步,让他们分一杯羹给“京华”,他们也就只能无话可说。

吴牧云不得不佩服,总菊这些人,确实是人中龙凤,能够想出这样一个“阳谋”。

介入烟草这两天,吴牧云已经大概了解到,整个烟草系统,是由几个大家族把控的,沈家是最大的一个,但并不拥有绝对话语权,用产品说话,是最好的谋取利益的方式。

研究所离总菊不远,不过因为总菊并未召唤吴牧云,他也没好意思去参观,沈琼独自带着样品回了总菊。

总菊几位大佬尝过之后,都觉得名副其实,可以按原计划举办品鉴大会。

但品鉴会有个规矩,就是不能用实验室里的样品,得是从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成品香烟,才有资格参与。

而且,召开品鉴会,一般也不会在总菊,而是在卷烟厂,也就是京海。

这就要求,京海那边,需以最快速度,重建卷烟厂,生产出第一批“京华”香烟出来,同时筹备品鉴大会各项事宜。

总菊研究后,将这项任务,交给沈琼和京海市菊的王菊共同负责,有个大佬问了一嘴沈琼:“这个小吴同志,听说是君籍?”

“不是,他是临时被均方委托去猫斯克执行任务的,本身不在君籍,个人关系落在青木市,原来是国企,现在是事业单位身份,正科级干部。”

沈琼早把吴牧云的底细给摸透了。

“那是体制内的同志啊,调转过来烟草系统,应该挺容易的。”大佬道。

其他大佬也都纷纷点头,只有沈东英默不作声,一直闷头抽烟。

“老沈,你啥意见啊?”那个大佬问。

没等沈东英接话,另一个大佬打趣道:“我可听说,这个小吴和老沈的闺女沈京主任关系不菲啊,老沈为了避嫌,不好表态吧?”

沈东英苦笑:“没有这回事,我女儿和吴牧云只是同事关系。”

无论如何,沈冬英都不能接受仇人的孙子和自己女儿处对象这个事情,即便听说了些风言风语,他也不能接受!

“老沈不好说,那就咱们定吧,我看,先让小吴同志当个京海市烟草菊的副菊长,还是没问题的嘛!”那个大佬还以为这是沈东英不好表态,替他说了。

从事业单位正科级到京海市烟草菊的副菊,属于破格提拔(因为吴牧云任正科时间不够3年),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恐怕不合适,”沈东英道,“涉及两个省的人事调动,而且他还不是咱们系统的人,要不,这事儿先缓缓吧。”

沈琼道:“灵导,我们打算,请吴牧云同志先担任京海市卷烟厂的独立董事,沈副菊长说的对,体制内跨省调动,确实有些困难。”

几位大佬纷纷点头,但其中不少人都默认为深东英此举,是在给“未来女婿”铺路。

毕竟他们沈家的下一代,没有像样的男丁,嫡女沈京还不在烟草系统工作,找个女婿接班,无疑是做好的选择。

沈琼回到研究所,将情况告诉吴牧云,沈琼因为被委托代表总菊主办这件事,暂时把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交给了副主任,她这段时间得常驻京海,帮助建立卷烟厂。

吴牧云说事不宜迟,那就赶紧回去吧,体制内的规矩他懂,这事儿是烟草系统的事情不假,但必须要得到京海市伟书计赵山河的全力支持,才能办得又快又好。

沈琼瞅了瞅眼泛桃花的沈京,笑道:“不急,我已经和赵书计约好,明天上午九点见面详谈,今晚你就在京诚住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