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目中无人”的人是你,还是我?
行了,人你也侮辱过了,管理员也无辜被你拉下水了,你也该满意了,带着你的那双慧眼,去找下一个写作者吧。
多的话我已经懒得再说了,再说下去就是诡辩了。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
现在国内当编辑的人,在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时,都喜欢用不带脏字的方式来侮辱他们,以此获取病态的满足感了是吗?
如果是,那么就当这些话我没说过。
如果不是,您可在此畅谈您的观点。
下图就是这位自称“编辑”的人的qq85,还有她的微博昵称﹢小破站的uid梁风fllll﹢35,不知道有哪位高人认识她的。
有自虐倾向的作者,欢迎去找她畅谈人生。
这篇“小说”的作者指的自称是编辑的“她”,不是别人,就是梁风自己!
而写下这篇“小说”的人,梁风很清楚是谁,是自己不久前在一个qq群里认识的写手,名叫张振煜。他写这篇文章,是在控诉和揭发自己!
至于这样吗?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怎么这年头的人都那么容易乱生气呢?真是吃得太饱闲的!就不能宽容一点?
这是梁风看完这篇文章后,脑海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想法。她从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觉得自己是在“普度众生”。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得往前追溯——
一个多月前,梁风进了一个读书交友的qq群,她的昵称叫“风车”。在那里,她看到了三个自称写作者、作家的人。一个年近半百,但她出版的所有作品总字数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字,在写作圈里算小有名气;一个自称是在杭州工作,并有可观收入的人,她将自己早些年在杭州一步步打拼的真实经历写成了小说,时不时分享链接到群里让大家免费围观,还非常温和地征求读后感;还有一个,就是张振煜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正在创作一部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与诡计多端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多层反转推理小说《解局者》,等稿子修改到差不多了,就放一部分连载给大家免费试读,并欢迎大家多提建议。
几天后,张振煜在群里分享了《解局者》前4节的连载,引来了一些人的围观,其中,就包括梁风。
在群里一些人看过之后,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认为张振煜的这部作品文笔不错的,有认为构思很精妙的,也有嫌弃内容更新太少不够看的……而梁风在看完第1节“引子”大概1500字左右的内容后,在群里特意了张振煜问道
“介意说句实话吗?”
这句话发出去后,梁风不等张振煜回复,就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
“看得出你很努力地写作,但整体有点过家家的儿戏感,就像一个小孩子在装大人。很努力很到位,就是没大人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儿,张振煜才回复
“不论我是否介意,您现在都已经说出来了。对吗?
“那么我也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我内心很感谢您的看法。既然您有您的看法,我也有我的,您同意吗?是是非非,自然有后人评论。您以您的角度评价,我也在以我的角度写出自己的故事。
“现实,有时候比小说还荒诞。大人,也未必成熟,就我接触过的很多大人,他们的行为逻辑,其实还远远不如小孩子过家家。
“多的我就不说了,我只是一个平凡中默默努力坚守本心的凡人。”
这个人居然那么自以为是!梁风当时看到这个回复,就有些不高兴,自己那么真诚的看法,怎么就是得不到认可呢?
针对
但由于自己刚刚进这个群不久,也不方便直接发作,于是就忍着不满,回复道
“给自己两年时间,再回头看现在的文章就明白了,加油,生活会让你明白。”
张振煜还没回复,群里一个昵称“极乐鸟”的人就跳出来质疑了梁风的这句话
“但是谁不是慢慢来的呢,能有几个天才?然后给两年时间,现在什么都不写,等到过两年直接就有水平了?”
等梁风看到这条质疑的时候,她刚刚给一篇稿件完成润色,居然又来一个没脑子的!难道无脑人是这个群的特产?她打了个哈欠,回复说
“写作功力要练,认同。读者角度不一样,比如你看小学生写文章,内容是救人,文章出来。高中生和大学生看到的感觉不一样,四十岁的人看了是哭笑不得。等你们长大了自然会明白。晚安。”
消息发完,她也不管还有谁会回复,直接关了电脑睡觉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5点多,当梁风结束了当天的采访任务,刚回到办公室,准备将稿件排版好,发给当天值班的李主任审阅的时候,张振煜才回复了自己,而且还特意了她
“一直在忙,现在才得以抽空看您的回复。
“原本以为,您作为一个大人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幼稚,且逻辑混乱不堪的话来。思维、逻辑都是好东西,可不是人人都有。一万个人眼里,一万个哈姆莱特。多的我也不想说了,懒得说也不屑于说。”
看完这两条回复,梁风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好啊,你这么傲慢,看不起我,那你就给我等着吧!看我怎么收拾你!但此时已经快接近截稿时间了,她来不及回复更多,就匆忙回了一个“哦”字,然后就将手里的稿件快速排版好,打印出来,拿到总编室去给李主任审阅。
稿件过审后,梁风本来想马上回复张振煜的,但此时已经进入十二月份,离年底也不远了,所以电视台里的采访任务和要写的新闻稿件慢慢地就多了起来,她分配到的任务又比较繁重,上午9点,要到11楼的演播中心负责9–12点的电话接听,即随时准备接听市里任何一位群众打来的电话反馈问题,做好记录之后录进电脑,交给台里定夺;下午不是去采访,就是去出席市政府的重要会议,回来以后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稿件写好、把录音剪辑完,然后交给当天值班的李主任,或许主任审阅。所以,她有段时间没有关注那个群里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