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儿家毕竟贫穷,小姑娘也没啥自信,总是怯生生的,胆子跟老鼠似的,陆小言摸摸她的小脑袋,鼓励道:“有什麽话,你直接说就是。”
秀儿两只细弱的小手,缠在了一起,又偷瞄她一眼,小声说:“月芽和草儿也没念过书,她们也想认字,小言姐可以一起教她们吗?我昨天想教她们,我丶我没小言姐教得好,她们老记不住。”
月芽和草儿一个八岁,一个九岁,也没上学,他们家里的情况都比秀儿好,紧吧紧吧,也不至于拿不出一个娃娃的学费,主要是因为她们是女娃。
父母觉得女娃念书也是白念,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算读了书,也都是给别人家读,有那几块钱,还不如过年时,让一家人吃一顿好的。
没法子,这个年代本就不重教育,贫穷落後的地方,更是如此,这是思想认识的落後。
陆小言说:“当然可以啊,让她们来吧,教一个也是教,教十个也是教,你们顺便问问其他小孩,有没有愿意学的,有的话都过来,我一起教。”
秀儿眼睛亮晶晶的,“小言姐,你真好。”
说完她对着门口喊了一声,“月芽丶草儿。”
门外当即探进两颗小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紧张兮兮的,一脸的期待,也不知道在门口等了多久,秀儿兴奋地说:“小言姐同意啦。”
两人雀跃地蹦了一下,秀儿也开心地站了起来,话都平时多了点,“小言姐,那我们去问问还有谁想学习。”
村里能上学的基本都是男孩,好多女娃都没去,有的是家里经济不富裕,有的是觉得女娃读书没啥用,有钱也不送,人就是这样,越不让上,越想上,好多女娃最羡慕的就是家里的哥哥弟弟可以去念书。
秀儿她们跑出去问了一圈,一下子带回十六个女娃娃,年龄大的十四,小的才五岁,一个个都眼巴巴看着陆小言。
另外还有四个小男娃,这是家里条件不好,读不起书,秀儿的哥哥也来了,大家既兴奋又忐忑,唯恐小言姐嫌人多,不肯教。
秀儿的哥哥,陆石挺着胸脯保证,“小言姐,我帮你管纪律,大家肯定不闹腾,你尽管教。”
放在别的村,肯定没这麽多孩子愿意主动读书,他们陆家村,是因为出了个傅北,傅北每次考第一时,都会得到学校发的奖励,小生初时还是第一,公社都奖了五块钱,他们大队还给了奖励呢。
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家长都是拿傅北激励他们,让他们也好好学,争取拿奖金,虽然事实证明,像傅北成绩那麽好的没有第二了。
在小孩子的心中却早早就埋下了一个种子,成绩好,等于能赚钱,不仅大队会给奖励,公社也会给。
那可是五块钱,他们连一分都没有呢,如果能赚五块钱,他们也能帮家里分担了,不用再饿肚子,还能悄悄给自己买颗麦芽糖。
只是想想,嘴里就开始分泌唾液了。
一双双乌溜溜的眸,满是渴望。
陆小言看得心中软乎乎的,摸了摸陆石的小脑袋,笑着说:“好呀,那纪律交给你,你们先回家搬个小板凳,我想想给你们讲什麽。”
孩子兴奋地点头,快活地跑开了。
因为人多,家里也没黑板,陆小言不打算教生字,下午画画累了,可以先去供销社买一块小黑板和粉笔,孩子们搬着小板凳来到她家後,她让大家分成四排坐在了院子里。
她从“目不识丁”的成语故事入手,先讲了一下识字的重要性,通过“匡衡凿壁借光”“朱买臣负薪挂角”给大家讲了一下古人读书,尚且努力的故事。
她小时候喜欢看课外书,脑海中故事很多,又讲了一些类似“司马光砸缸”丶“曹冲称象”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眼睛亮晶晶的,都崇拜地看了陆小言一眼,只觉得她懂得可真多。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啦。
陆小言讲的喉咙都哑了,她清了清嗓子说:“好啦,今天上午就讲到这里,以後咱们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今天下午我需要去供销社一趟,你们四点再来吧。”
大家家里都没表,都是根据日头丶沙漏计时,没那麽准确,陆小言又加了一句,“等我回来,让小秀儿去喊你们。”
孩子们脆生生应了声好,下课後,他们也舍不得走,胆子大的小姑娘,凑到了陆小言跟前,她捧着小脸,星星眼地说:“小言姐姐,下午还讲故事吗?”
陆小言端起水喝了一口,才笑着撸撸她的小脑袋,“不讲啦,下午咱们学习认字,先教你们写自己的名字吧?然後学语文第一课!”
“哇!所有人的名字你都会写吗?”
小娃娃们小脸红扑扑的,满眼崇拜,还像会写大家的名字,是多麽了不得事。
陆小言看得怪心酸的,鼓励道:“等你们学习一段时间,也会写,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全大队的名字都会写。”
一个个更激动了,连五岁大的小不点都凑了过来,奶声奶气地问:“真的假的,小言姐姐,我也可以吗?”
“真的呀!只要好好学,都会写!”
孩子们嘿嘿只乐,一个个开心的不行,还是秀儿小声跟哥哥说:“哥,小言姐还要画画。”
十一岁大的小男孩,十分有担当地站了出来,“好了好了,大家不要缠着小言姐了,她还有事要忙,咱们下午再来。”